
皮肤包块---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皮肤包块---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近期,我们接诊了一位49岁男性,其下腹部可见一面积约11cm×9cm,且突出皮肤约5cm高的肿块。
追问病史:12年无明显诱因下腹部摸到了“花生米”大小的小疙瘩,未在意,随年龄增长,肿块也在逐渐增大,一直未治疗,肿块也无明显肿痛不适症状。

超声检查:下腹壁实性包块,边界清晰,形态尚规则,血供较丰富。
术前为进一步明确肿块边界、质地、范围及良恶性初步判断,以确定手术切除范围,故行进一步检查。
MRI(磁共振)结构:下腹壁腹直肌前方皮下囊性占位,考虑良性占位,粘液性囊肿可能。

根据术前超声和MRI检查,均提示为:良性肿瘤,且边界清晰,手术较容易剥离且完整切除肿瘤。
虽然,各项检查,均提示为良性,但肿块的最终性质取决于病理检查,其结构可能与体表的各项检查结果有出入,需慎重。
因此在全麻下行手术切除,切除范围为:切除部分较菲薄的皮肤及皮下的肿块,术中以钝性剥离为主,完整切除肿瘤组织,送术中冰冻病理。快速冰冻结构回报:梭形细胞肿瘤,倾向于良恶性治疗,上切缘有残留。再次切除上切缘1.5cm宽皮肤组织。
术后免疫组化病理结果如图:

明确诊断: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属皮肤恶性肿瘤。所幸,手术切除干净,后期需要定期复查即可。
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是一种生长缓慢、起源于皮肤的纤维肉瘤。常见于中年男性,好发于躯干。损害为隆起性暗红色肿块,质硬,可呈分叶状,与皮肤粘连。生长缓慢,一般无症状,切除不彻底易复发,但很少转移。本病是一种生长缓慢、起源于皮肤并可扩展至皮下组织的局限性低度恶性的纤维肉瘤。
治疗: 该疾病可局部发生侵袭性生长,故应较广泛地切除。切除边缘要包括比较宽的正常皮肤,深达筋膜。
切除周围范围应达正常皮肤处,术中行快速冰冻病理以明确切除边界是否干净。
此时,提醒一下,任何肿块,均应早做检查,及早治疗,避免不良结果的出现。
本文是唐银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