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任卫东 三甲
任卫东 主任医师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什么是黎明现象?

2566人已读
1 (2).jpg

什么是黎明现象?

黎明现象,是指患者在夜间血糖控制尚可且平稳,即夜间无低血糖的情况下,于黎明前后(清晨 3 ~ 9 时)由各种激素间不平衡分泌所引起的一种高血糖状态。

发生机制:

简单地说,就是随着患者苏醒,肝糖释放导致血糖正常升高,升高的血糖通常由胰岛素来处理,但是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的量或质不高,难以拮抗升血糖激素的作用,导致血糖异常升高。

健康人群也轻微存在类似情况,但通常不会被注意到,因为正常人体的胰岛会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做出正确反应,分泌胰岛素进行血糖调整。而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血糖升高,产生诸如极度口渴、眩晕、恶心、呕吐的明显症状。

危险因素:

有研究显示,晨起生长激素浓度的升高是黎明现象的主要危险因素。睡眠中的觉醒总次数增加可能是导致黎明现象的睡眠因素,而年龄、性别、病程、是否联用胰岛素、脂代谢情况对黎明现象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应该注意将黎明现象与其他原因的清晨高血糖相区别,如降糖药物用量或夜间胰岛素不足所致夜间基础血糖升高延续至清晨的清晨高血糖、降糖药物过量所致的夜间低血糖后反应性高血糖(后文所述 Somogyi 效应)等。

持续葡萄糖监测(CGM)图谱可反映患者全天的血糖波动,帮助临床医师发现苏木杰效应、餐后高血糖、夜间低血糖、黎明现象等传统血糖监测方法不易发现的情况。

预防及治疗:

对于黎明现象的患者,应嘱其避免漏吃正餐、避免晚饭过早、避免睡前摄入碳水,需保证用药的依从性。必要时将患者的用药时间从饭后服药改为睡前一段时间,或者直接调整现有的用药方案,比如睡前使用二甲双胍方案减少肝糖原输出,选择合适的胰岛素和合理胰岛素的注射位置。

在《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年版)》中,推荐黎明现象严重导致血糖总体控制不佳者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对于黎明现象反复出现的患者应重视,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任卫东
任卫东 主任医师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