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曲春燕 三甲
曲春燕 主任医师
北京儿童医院 儿童保健中心

说话晚的相关知识

1385人已读

婴儿通常在1岁左右开始说第一个字,之后的6-12月中说的字逐渐增加,大概到了2岁生日时,词汇量能增加到50个左右,并可以使用两个词的组合,例如:妈妈抱、吃饭。有些孩子口语发展的晚一些,但是语言理解发展比较好,在排除了听力和精神心理等障碍以后,称为语迟(late talker),也可称为单纯语言表达落后,在2岁及以下儿童中约占10-15%。这些孩子中大概有一半的人,能在3岁生日前追赶上同龄儿童的水平,但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孩子的语言能力依旧比同龄孩子要落后,表现在语法、阅读理解、词汇记忆等方面。大概还有17-26%的孩子一直无法追赶上同龄儿童,到6岁时被诊断为特发性语言障碍,又称为发育性语言障碍,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

在北京儿童医院保健中心听力言语专病门诊,因为说话晚而就诊的孩子年龄多数为2-3岁,鉴别孩子的语言迟缓是语迟还是语言障碍或者其他疾病的伴随表现,并不容易。虽然说儿童语言的发展,与运动发展类似,也会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或者里程碑,但在2-3岁这个年龄段,个体差异非常大,临床医生需要准确判断这种差异是正常范围内、语迟还是其他问题。听力和语言发展是有关键期的,错过了3-6岁之前这个关键期,大脑的发育和整合功能会明显减速,可能一生也无法追赶上。及早进行筛查有助于尽早发现问题,建议18-35个月孩子进行语言筛查。根据家长描述、临床观察、评估量表和设备检查,发现潜在的病因,例如听力损失、全面发育迟缓、智力障碍和自闭症谱系障碍等影响语言学习的因素。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还可能有共患病,例如既有听力障碍又有全面发育迟缓。语迟儿童也常被误诊,有研究报道31%的语迟被诊断为自闭症或全面发育迟缓。因此早期准确的诊断,对于早期干预指导和临床咨询非常重要。

语迟的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内在的遗传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都有关系。最重要的高风险警示是:父母对孩子言语、语言和听觉能力的焦虑和担忧,这是因为家长最了解和熟悉孩子,最能敏锐地感觉到异样表现,但又说不清楚,尽管周围也有人安慰说长大了就好了,可是仍然心存不安,所以导致了焦虑。其他的高危因素包括:家庭成员中有类似的语言障碍或者学习困难者、假想游戏的落后、社交困难、照护困难和早期的行为问题。

儿童语言落后很多时候没有得到及时就诊,早期诊断常常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干扰,比如某些说法和想法:贵人语迟、男孩子说话晚、孩子爸爸也说话晚、怕人歧视等,导致一些家长延误了就诊和治疗时机。家长如果感觉到了孩子在语言交流、说话等方面落后于同龄儿童,建议尽早进行咨询和筛查。

曲春燕
曲春燕 主任医师
北京儿童医院 儿童保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