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肛周脓肿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
(一)疾病名称
中医诊断:肛痈
西医诊断: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二)疾病知识
1.病因:多因过食肥甘辛辣、醇酒等物,湿浊不化,热邪蕴结,下注大肠,发为肛窦炎、肛腺炎,炎症向周围走散,毒阻经络,瘀血凝滞,热盛肉腐成脓而发为痈疽,亦有因肺、脾、肾亏损,湿热乘虚下注而成。
2.临床表现:多数发病急骤,疼痛剧烈,伴有高热,破溃后均能形成肛漏。

(三)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中药以清热利湿、解毒,益气养血为主。
2、手术治疗:医生根据病情选择
(四)健康指导
1、便秘指导:保持大便通畅,掌握适宜的排便体位、时间、排便环境,纠正大便看书、看报、久蹲不起的不良习惯。未手术者避免坐位。
2、起居指导:慎起居、防外感湿热之气。
3、情志指导:保持情绪稳定,消除紧张恐惧害害羞心理,积板配合洽疗。
4、饮食指导:多饮水,合理膳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摄取粗细纤维混合食物。多食蔬菜水果,避免过食肥甘之品,忌辛辣烟酒炙烤之物。
5、服药指导:按时服药:清热解毒应偏凉服,气血双补药宜温服。外敷药应每日更换 1-2次。
6、运动指导:避免久坐、久立或久蹲,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肛周炎症发生。
7、卫生指导:保持会阴部清沽,便后用中药熏洗,外敷药膏换药,勤换内裤,以棉织品且宽松为宣。
8.患病后应及早治疗,切除感染病灶,以利热毒外泄,防止炎症范围扩大。疼痛较甚者遵医嘱适当给子止痛药或指压长强穴、内廷穴,可缓解疼痛。

(五)出院指导
1、慎起居,防外感。
2、畅情志,忌忧思、忌七情内伤。
3、饮食有节、忌生冷、辛辣、刺激之品。
4、避免久蹲久坐久站及过早负重。
5、勤洗肛区,保持肛周清洁卫生。
6、门诊随访,若有出血,立即到医院就诊。
7、出院后一周内来院复查直至痊愈。

本文是张则彦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