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朝杰
副主任医师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生活年龄、骨龄和身高年龄
1781人已读
在儿童生长发育的诊治过程中,若想通过骨龄判断孩子处于什么发育水平、还能长多高以及是否需要治疗,我们首先需要区分三个“年龄”的概念:生活年龄、身高年龄和骨龄。
- 生活年龄(Chronological Age,CA),也叫日历年龄,是由出生年月日决定的,即实际年龄,“实岁”。
- 身高年龄(Hight, HA)是指一定身高的在正常人群平均身高对应的生活年龄。
- 骨龄(Bone Age,BA),又称生物年龄,是表示人的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程度的标志。在青少年儿童阶段,通常把骨龄看成生长发育的程度。
正常生长发育的儿童的三种年龄是相互对应的,但是,由于每一个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遗传、内分泌(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等)、营养、体育锻炼、疾病等等因素的影响,发育的速度并不一定和生活年龄以及身高年龄完全一致。

男性骨龄骨骺中心出现顺序
有的人发育提前,骨龄会大于生活年龄。也有的人发育偏慢,骨龄小于生活年龄。发育速度有时是不均匀的,骨龄和生活年龄不总是完全相等,一个人在某段时间发育落后,过了一段时间,也可能因为发育速度加快,而又正常了,我们在门诊遇到发育落后的小孩,经常会问小孩的父母是否出现这种情况。
所以,在青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评定他们的发育程度,对于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儿童生长迟缓的病因筛查中,我们经常遇到几种情况:
- 如果身高年龄明显落后于生活年龄和骨龄,且骨龄和生活年龄相当的话(HA < BA ≈ CA),身高落后于同龄人,我们称之为内因性矮小;
- 如果身高年龄和骨龄相当且二者均小于生活年龄(HA ≈ BA < CA),则为延迟性生长,见于“晚长”(医学上称之为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
- 若二者远远小于生活年龄则应考虑是衰减性生长(HA ≈ BA << CA);
- 如果身高年龄和骨龄均大于生活年龄,则考虑性早熟(HA > CA < BA);
骨龄-生活年龄的差值在±1 岁以内的称为发育正常。全国 2 万多人的调查,平均差值为 0.13 岁。骨龄-生活年龄的差值>1 岁的称为发育提前。骨龄-生活年龄的差值<1 岁的称为发育落后。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