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月经就一定有排卵吗?

今天接诊一位外地来复诊的患友,32岁的小凤,刚见面时,感觉她清秀的面庞上,眉头总是紧锁,基本上见不到笑容。
仔细慢慢询问,小凤拿出自己记录整齐的笔记本,一边翻看着记录的月经时间和相关事宜,一边很苦恼向我诉说。
小凤30岁才结婚,事业也算稳定,工作虽然有一定的压力,但是婚后为了怀孕,也还是能够做到劳逸结合。她说,结婚2年来,她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却从来没有怀孕。随着年岁的增大,她想做妈妈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起来,而对于没有怀孕的原因也越来越焦虑。


在沟通的过程中发现,小凤多年以来的月经周期不规则,有时候25天来一次,有时候37天来一次,而且,她的月经来的时间也比较长,为7-9天,月经量也时多时少,也没有明显的痛经。
她年轻时也有类似的情况,所以建议她通过中医调理,但是这一年的中药不知道喝了多少副,属于她的宝宝还是没有如期到来。
上个月让她回去监测了一个月的排卵,小凤拿出自己细心绘制的基础体温图、检查过排卵试纸和监测的妇科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基础体温呈单相体温,超声监测未见到优势卵泡。

这表明,她在月经周期中没有排卵。这个结论让她大吃一惊,原来这么多年来,她居然没有排卵?当然没有卵子,怎么可能怀上孩子呢?小凤很迷惑,不是有月经来就有排卵,能怀孕吗?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
前面讲述过女性的月经形成,女性的生殖功能有赖于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维持,在这一轴线的调节下,各种性激素协调分泌,导致周期性的卵泡发育、排卵、黄体形成、黄体萎缩,形成生理性月经周期。

如果这个影响排卵和月经的生殖轴功能失调,就会引起卵泡发育不良、无排卵或黄体功能低下,常常伴随着月经紊乱及不孕症。所以,许多女性认为只要有月经来潮,就一定有排卵,这种想法是有一定偏差的。反之,月经周期紊乱可表现为排卵不好,出现排卵障碍,但是部分月经正常的妇女也有排卵障碍的可能。
目前,排卵障碍已成为不孕不育的三大主要问题之一,据统计,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人数也逐年攀升。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黄素化不破裂综合征、无排卵型异常子宫出血等在临床上都很常见。


那么哪些方法可以判断有无排卵,以便及早发现排卵障碍呢?
- 观察月经是否正常,有没有不规则或闭经或月经稀发的情况。月经是女性排卵情况的外在表现,一般情况下,月经是否正常可以反映排卵是否正常。
- 基础体温测定:在月经来潮第一天开始每天早晨起床活动前将体温计放在舌下5分钟并记录,一直测到下次月经来潮。正常情况下排卵后体温上升0.3~0.4℃,高温持续12天左右,如果体温没有上升或上升的慢、持续的时间短或上升不到0.3℃,说明没有排卵或黄体功能不全(详见掌控排卵期,你能行!一文)。
- 抽血检查孕酮: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左右抽血化验孕酮,有升高说明有排卵。
- 子宫内膜活检:在月经来潮前几天,取一些子宫内膜检查,如果有分泌改变说明有排卵,如果是增生改变说明没有排卵。
- B超检查:在月经来潮前10天左右,采用B超连续检查,观察卵泡的发育情况,这个检查比较准确。
所以,结合前面小凤的资料,虽然有月经来潮,但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基础体温呈单相。判断小凤的情况属于无排卵型的异常子宫出血。

针对小凤的情况,可以进行促排卵治疗,采用B超和排卵试纸监测排卵,同时辅以中药调理,使月经周期逐步恢复正常,提高受孕的机率。
事实上,表现为闭经或月经稀发等症状的排卵异常性不孕患者,在治疗上是一个比较棘手的临床问题,需要寻求专业医学人士进行诊断和处理,提高妊娠率。
本文是陈淑琴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