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佳亮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外科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586人已读
治疗前

患儿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转至我院治疗,术中探查提示全部结肠坏死,予行回肠造口术。术后患儿恢复顺利,但因宝宝营养良好,腹壁脂肪肌肉增长过快,导致造瘘口内陷,从而导致造瘘液外渗,皮肤糜烂严重难以护理。
治疗中

经过常规方法(使用造口粉和防漏膏防漏条促进糜烂创面愈合)无效,腹壁皮肤仍反复糜烂,我们使用自制的蘑菇头引流管置于造瘘口内,使造瘘液经引流管引流至引流袋,减少对周围皮肤的刺激。同时通过红外线灯照射,氧疗等方法,促进创面愈合。
治疗后
- 治疗后7天

经过处理后患儿伤口很快恢复,为减少家长负担,我们选择合适时机予提前关瘘
本文是周佳亮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