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吴禹池 三甲
吴禹池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肾病专科

慢性肾脏病各期该注意什么?

214人已读

慢性肾脏病其实是个非常大的概念,包括了各种类型、不同时期的肾脏疾病,只是因为这些疾病发展到最后都殊途同归,最终走上了肾功能衰竭的下坡路。

肾病学者提出这个概念,主要是为了引起公众的重视,从而早期启动预防。肾病,其实是常见的、高发的,是离我们很近的。2012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普通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0.8%,按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保守估计中国有1亿多慢性肾脏病患者。

医学上是这样定义的: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或)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大于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60ml/min·1.73m?)超过3个月。

根据GFR水平,CKD分为五期:

CKD各个时期的关注重点不同,今日来详解一下:

CKD1期

这个阶段主要特点是发生了肾脏疾病,但尚未出现肾小球滤过率的减退。

常见的肾脏疾病有急/慢性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红斑狼疮肾炎、痛风性肾病、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多囊肾、肾盂肾炎等等。

重点是肾脏健康筛查,争取早发现,早干预。通过治疗原发病,管理好慢性病,来阻止肾脏损伤的发生和发展。

很多人不重视体检,还有一些人体检只关注抽血项目,却忽略了最简单、廉价的尿液检查、血压测量。

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慢性病的人群,更应该重视尿液检查。这些慢性病累及到肾脏、以及一些隐匿发生的肾炎,通常都会在早期从尿常规检查中露出蛛丝马迹。


CKD2期

患有肾脏疾病,且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介于60~90 ml/min。

这个阶段的重点:通过寻找并纠正某些影响肾功能的危险因素来阻止疾病的进展。

常见的影响肾功能的危险因素有:

1. 血压控制不达标

2. 血糖控制不达标

3. 蛋白尿

4. 长期高尿酸血症

5.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酗酒、吸烟)

6. 不合理的用药(长期应用消炎止痛药、某些抗生素)

7. 感染迁延不愈

8. 不合理的饮食(过咸、高蛋白、高脂)

所以,在这个阶段实施健康管理对于肾脏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CKD3期

患有肾脏疾病,且肾小球滤过率已下降至30~60 ml/min。

在这个时期发现CKD的情况居多数。这是往往已经出现了血肌酐升高,患者难以置信血肌酐超出正常范围些许,竟然已经是CKD 3期。

此期,需要多方面综合管理,以期尽量延缓肾功能的减退。

包括饮食方式的调整(优质低蛋白饮食、低盐、低脂、低磷)、血压监测、并发症的监测(肾性贫血、钙磷紊乱、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营养评估、以及中医药护肾排毒治疗。

参阅肌酐升高以后的饮食原则

从这个阶段开始,患者需要一个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在内的团队的综合指导,最后学会管理病情。广东省中医院慢病管理团队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CKD4期

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下降至15~30 ml/min。

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症状会开始显现,常见疲劳、食欲下降、水肿等症状。

上述对疾病的管理策略在此期仍然需要保持。除此之外,还需要开始了解和考虑将来选择的透析方式,并在适当的时候建立透析通路。

参阅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有什么不同

CKD5期

肾小球滤过率低至<15 ml/min。

旧称尿毒症,通常症状比较突出,如虚弱、恶心呕吐、口气呈氨味、水肿、气促、晕厥等。

这个时期应关注的是透析的时机。应密切复诊、复查,饮食上注意避免高钾食物,监测尿量、血压,咨询医生每日摄入液体的建议,尽量避免出现心力衰竭、高钾血症、酸中毒等急症导致需要紧急进入透析。

纵览CKD的全程,我们会发现:肾病的症状不典型、出现晚,不能看症状来判断病情,而应该重视早期筛查、定期复查。肾友们应该了解自己的病情所处的阶段,摆正心态,用科学的方法应对,才能持续保持良好的状态。

文:吴禹池

出诊信息: 星期五上午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研修楼8楼慢病门诊

星期五下午 康合上医门诊部(广州市越秀区东华南路19号)

点击→ 挂号指引

吴禹池 出诊信息.jpg


吴禹池
吴禹池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肾病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