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汤丽娜 三甲
汤丽娜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肿瘤内科

化疗后令人烦恼的血小板减少

362人已读

化疗后最常出现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常常因此影响患者之后的剂量强度及剂量密度。骨髓抑制中除了最常见的粒细胞减少外,血小板的减少也非常的常见,而且往往血小板的减少比粒细胞的减少更让医生和患者烦恼。

一、 血小板的降低往往出现的较晚

血小板减少是另一个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也是骨髓抑制的表现。血小板的减少往往比白细胞的减少出现的稍晚几日,但是恢复需要的时间也更长。

二、 血小板降低如何处理

1. 化疗后首次出现血小板降低者,应及时给与白介素-11或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具体在用药的选择上,建议年龄较大的患者及血小板<50*10^9/L,首选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

2. 在之前化疗后出现过血小板降低的患者,建议对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进行二级预防,即在化疗后,血小板尚未开始明显下降的时候进行预防性升血小板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血小板下降的程度及缩短血小板减少的时间。

3. 当血小板特别低的时候,比如<20*10^9/L,建议申请单采血小板输注;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也会带来不少免疫反应,造成输入无效,因此一定不能滥用。

4. 在血小板降低的时候,应避免摔倒,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进食过硬的食物;同时应注意预防便秘,避免用力大便等。

5. 注意饮食的均衡,配合一些口服的升血药物。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化疗后的及时复查血常规,尽早的发现骨髓功能的异常,并且及时的给与相应的治疗。作为正在接受化疗的患者,应该及时的做好血常规的复查,并且及时的将结果反馈给自己的医生。


汤丽娜
汤丽娜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肿瘤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