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杨治力 三甲
杨治力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普外科

甲状旁腺肿瘤的分类概述 -------2022年WHO新标准

1363人已读


1. 甲状旁腺肿瘤的新分类

旁腺瘤(97%左右),非典型旁腺肿瘤(1.3%),旁腺癌(1%)

2. 历史病理术语“旁腺增生”已改为“多腺体甲状旁腺疾病,或多发性多腺体甲状旁腺腺瘤”

原发甲旁亢绝大部分(80%-85%)是由单发旁腺瘤所致; 而多腺体旁腺疾病大概占10-15%。继发甲旁亢(肾性甲旁亢)中基本全是多腺体旁腺疾病。

3. 据分子表达,新增“旁纤维素缺乏性甲状腺旁肿瘤(parafibromin deficient parathyroid neoplasm)”

旁纤维蛋白(parafibromin)由CDC73基因编码,核旁纤维蛋白免疫反应性完全缺乏被视为“旁纤维素缺乏性旁腺肿瘤”,表明潜在的双等位体细胞或生殖系CDC73基因失活。

细胞核免疫染色阳性(棕褐色)

旁纤维蛋白主要具有多种肿瘤抑制功能的核蛋白。

鉴于副纤维蛋白(由CDC73编码的蛋白质)表达与甲状旁腺癌中富集的CDC73突变之间的关联,2022年WHO分类强调将副纤维蛋白免疫组织化学作为临床有用的标记物。

4. 如何定义“非典型甲状旁腺肿瘤”

非典型甲状旁腺肿瘤是指表现出非典型细胞学和结构特征的甲状旁腺肿瘤,但缺乏明确的毛细血管、血管或神经周围浸润或侵犯邻近结构或转移灶。

大多数非典型甲状旁腺肿瘤的表现与甲状旁腺腺瘤相似,切除后不会复发,但已报告复发性疾病,通常为异时转移,尤其是在旁纤维蛋白缺乏的情况下。因此,建议仅对这种肿瘤进行临床和生化随访。

5. 旁腺癌的病理学诊断标准

甲状旁腺癌的组织学诊断仅限于显示以下情况之一的甲状旁甲状腺肿瘤:(i)血管侵犯(血管侵犯),(ii)淋巴侵犯,(iii)神经周围(或神经内)侵犯,(iv)邻近解剖结构的局部恶性侵犯,或(v)组织学/细胞学记录的转移性疾病。

旁腺癌细胞侵犯血管形成癌栓

杨治力医生,博士,副主任医师,擅长旁腺疾病的手术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甲状旁腺专病专家门诊,门诊10楼B区13号诊室。需要咨询看病可直接到诊室加号就诊。


杨治力
杨治力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