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伟 三甲
张伟 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肺病科

肺气肺阴肺阳关系探讨

1001人已读

1.肺气分阴阳的理论基础

“气分阴阳”理论认为,精所化生并与吸进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形成的一身之气,《内经》称之为“人气”,根据其运动趋势和所起的作用分为阴气与阳气。阴气是其中具有寒凉、抑制特性的部分,主凉润、宁静、抑制、肃降;阳气是其中具有温热、兴奋特性的部分,主温煦、推动、兴奋、升发。气中的阴阳两部分对立互根,协调共济,冲和畅达,推动和调控着机体的生命进程。

根据 “ 气分阴阳 ”的理论,一身之气分布于肺脏的为肺气,而肺气可分为肺阴气与肺阳气。肺阳气主温煦、宣发,肺阴气主凉润、沉降,二者共同完成肺气之推动调控、温煦凉润、防御固摄等作用。肺阴气与肺阳气协调,则宣发与肃降相反相成,呼吸均匀,水精四布。

肺气分为肺阳气与肺阴气,因此肺气虚可分为肺阴气不足与肺阳气不足,二者为肺气虚进一步发展的不同结果。肺气虚日久,阴阳偏颇,发展为阴偏盛或阳偏盛的病理状态,引导这种结果出现的就是体质因素。阳虚体质之人则发展为肺阳气亏虚,阴虚体质之人为肺阴气亏虚。

2. 肺阳、肺阳气与肺阳虚

肺阳气即为肺阳,是肺气中具有温煦、宣发、推动、兴奋等作用的部分。肺阳的生成与父母先天之精气、肺吸入自然界清气、肺阴气、心阳、脾阳、肾阳的资助等多方面有关。它根于肾阳,又靠脾阳的不断培育。

肺阳的生理功能可以归纳为温煦人体、 防御外邪、司肺气之宣发、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等几个方面。凡是气虚日久、寒邪侵袭、痰饮伏肺、他脏久病或误汗伤阳均可伤及肺阳,导致肺阳虚。

肺阳虚即是肺阳气虚, 是肺阳气不足而导致肺的卫气、主气功能减退从而表现为机能衰退及温煦失职。它有咳嗽、咳痰、喘息、胸闷等肺系证候,有咳喘无力、气短喘促、乏力、神疲、息微、自汗易感之气虚症状,又有口不渴、四肢不温、畏寒、面色白、痰白量多或质稀如泡沫状等阳虚不温的表现。

3.肺阴、肺阴气与肺阴虚

肺阴气是肺气中凉润、 沉降的部分。如肺气之凉润、沉降功能减弱则为肺阴气不足。肺阴气不足是肺气虚日久发展而成的一种结果,是隶属于肺气虚范畴的一个概念,主要表现为阴不制阳,阳气偏亢、虚热内炽而出现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两颧发红等症状。有学者认为 “肺阴即肺的阴气”,据此推断肺阴虚当为肺的阴气不足,但临床实践中我们常把干咳、痰少、咽干、口燥、手足心热、盗汗、便秘、苔少质红少津、脉细而数或咳血等症状归于肺阴虚,是机体阴液不足不能润肺,津亏肺燥,失于滋润清肃,并虚热内扰的病理变化。这些症状不能单用肺阴气不足来解释,其中还包括了肺津液亏虚的表现。肺津液亏虚则致干咳、痰少而黏、咽干、口燥、便秘;肺阴气不足,不能制约肺阳气,阳气相对亢盛而出现手足心热、盗汗、舌红少苔等症状。因此,我们认为肺阴 = 肺阴气 + 肺津液,肺阴虚=肺阴气不足 +肺津液亏虚。

4.小结

综上所述,肺气分肺阴气与肺阳气,肺阴气与肺阳气是 “相对等”的一组概念;肺阳气等同于肺阳,而肺阴与肺阴气是有区别的,不能完全等同;肺阴虚是包含了肺津液亏虚和肺阴气不足的病理状态。因此,肺阴不能单纯地定义为肺的阴气,肺阴虚也不能单纯定义为肺的阴气不足。只有分清肺气、肺阳、肺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1]邵雨萌,张伟.肺气肺阴肺阳关系探讨[J].山东中医杂志,2012,31(07):467-468.

张伟
张伟 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肺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