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膏方在肺系病中的治疗作用
一、 膏方的特点
膏方,又称 “煎膏”,“膏滋” 等, 分内服与外用两种,是我国传统的滋补、祛除疾病、延年益寿制剂之一,在治疗疾病和中医养生保健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外用膏方现多应用于外科或骨伤科,古代称之“薄贴”。内服膏剂,是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加蜂蜜或冰糖(现代可加入木糖醇)收膏。膏方除治病外还具有扶助正气,改善体质的作用。秦伯未《膏方大全》曰,“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溢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故俗亦称膏滋药”,“膏方非单纯补剂,乃包含救偏却病之义”,秦伯未此言指出膏方 的 作用包含“救偏却病”的双重作用。所谓救偏却病,偏即偏失,不平衡。中医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前提条件。各种内因或外因等致病因素使人体的阴阳失去平衡,并超出了人体的自我稳定或纠偏功能的限度,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却病”的“却”是不接受的意思。不接受疾病,即预防疾病发生或发作的意思,正所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因此“救偏却病”即纠正人体已有的阴阳的偏失以治病,并可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或发作。所以膏方不同于其他汤剂、补药、补方,它具有补中寓治,治中寓补,补治结合的特点。元·王海藏《汤液本草·东垣用药心法》尝曰:“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中药膏方兼收并蓄,既有汤剂的效果,也有丸药的温和之性,临床用药时对于病程较长,病势缠绵的患者效果较好,具有久病缓图之效 [1] 。
二、膏方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
临床上张伟教授运用膏方治疗间质性肺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肺系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民间有“冬令一进补,春天可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实际上,膏方的组方原则遵循中医整体观念和辨治论治的思想,其使用并不局限于冬季,尤其对肺系疾病来说 是四季皆宜。肺系疾病多病程较长,迁延难愈,反复发作,尤其冬季气候寒冷,温度变化剧烈,雾霾天气的频繁,肺系疾病冬季发作频繁,发作时表现以咳、痰、喘等标实为主,临床上多选用止咳平喘、祛痰化瘀等以治标为主的膏方治疗,控制病情。同“冬病夏治”之三 伏贴一样,夏季膏方在防治肺系疾病秋冬发病中有独特的优势,其原理主要是在夏季阳气旺盛之时,治以辛温药物,取其同气相求之理,温壮人体肺气,从而增强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宣发肃降及主治节的功能,收复耗散之气,散“宿根”之邪气,使正气渐复,阳气渐旺,抗病力增强,从而减少秋冬季节的发病率,或缓解疾病发作时的症状,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另外,《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春夏养阳”为夏季膏方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夏季膏方的应用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新发展,是对顺时养生和因时制宜学说的补充和完善,是传统中医治疗方法的扩大和突破。所以于盛夏顺应气候季节,并综合体质,正确应用膏方,有助于辅助人体阳气,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2] 。
【参考文献】
[1]侯懿芸,张伟.从久病缓图-养正祛邪论补肺定喘膏在ILD中的治疗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5):198-199.
[2]田梅,张伟.张伟运用膏方治疗肺系病经验介绍[J].新中医,2017,49(12):195-196.
本文是张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