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伟 三甲
张伟 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肺病科

从肝论治间质性肺炎的理论基础

138人已读

肺痿病名,最早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载 “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 ? 师曰:为肺痿之病。 ”本病标在于肺,实则涉及多脏腑病变。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临床上常见间质性肺炎患者兼具肝系病症者,处方佐疏肝养肝药,多获奇效。

1.肺肝共主气血之疏泄

《素问 · 五脏生成》载 “ 诸气者,皆属于肺” ,肺主气,司呼吸,位居一身脏腑之上位,肺气宣发肃降协调则人身气机升降有序,水谷精微布散周身,如《决气》所言“ 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 李中梓说:“ 肺主气,气调则脏腑诸官听其节制,无所不治。 ” 肝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之功。《灵枢 · 经脉第十》“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 上贯膈,布胁肋;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肝肺以经脉相联,且“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肝主生发而肺主肃降,故肝肺共主气血之疏泄。叶天士《临证指南》曰 : “ 人生之气机应乎天地自然,肝从左而升,肺从右而降,肺病主降曰迟,肝司横逆曰速。 ” 王家琳指出,肝升肺降是保证人体气机正常升降运动的基本形式,二者升降协调是机体气机畅通的重要环节。

2.肺病传肝

《素问 · 玉机真脏论》言 “ 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 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 ” ,又载 “ 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 ” ,并举例 “ 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至肝…… ” 可知,肺病易传肝。《金匮要略 ·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载 “ 问曰 : 上工治未病,何也 ? 师曰 : 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 余脏准此。” 清代医家黄元御在《金匮悬解》中注释 : “ 五行生克,肝木克土,脾土克水,肾水克火,心火克金,肺金克木。克其所胜,故以病传之。 ” 肺属金,肝属木,金克木,不难推论: 见肺之病,知肺传肝,当先实肝。间质性肺炎归属于 “ 肺痿 ” 的范畴,虽病在于肺,然其病机复杂且涉及多脏腑,综上所述,其治疗亦可从 “ 调治肝脏 ” 入手。

参考文献:

[1]王禹水,卢绪香,朱雪,张伟.从肝论治间质性肺炎[J].中医药学报,2015,43(02):88-89.

张伟
张伟 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肺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