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得太低有什么风险?
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到多少,可能会对身体产生危害的问题,目前医学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值界定,但结合不同的风险分层,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到相应的达标水平即可,没有必要非得把这个数值控制的太低。一般说来,即使是超高危风险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也不建议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到1.0mmol/L以下,以1.4为达标目标,尽量控制到这个范围内,但不低于1.0,是更安全的选择。
2.过度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2个方面的风险,一是过度用药的风险。目前对于降血脂,最主流的药物还是他汀类药物,为了达到较为严格的血脂控制水平,往往需要更大剂量的他汀来进行强化降脂,而在这种情况下,他汀药的用药剂量越大,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转氨酶升高造成肝损伤,肌肉痛肌酸激酶水平升高造成肾脏损伤,都是值得特别注意的,因此在控制血脂达标的基础上,尽量选择低剂量的他汀服用,是保证用药安全的重要前提。
3.第二个风险是罹患肿瘤的风险,一项来自于上海瑞金医院的基于14万人的相关研究发现,过度严格的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会增加身体罹患癌症的风险。关于这一点,从脂质营养对身体的重要性来解释,也是说得通的,过度控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身体细胞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应,细胞产生突变性变异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4.对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否降得越低越好的探讨,目前不同的临床研究结果,有不同的结论,有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不妨抛开各种各样的临床数据,从最基本的脂质营养对身体细胞的重要性来考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是降得越低越好,要结合自身的心血管风险分层,合理控制低密度脂蛋白在达标水平以内,就是很好的。
本文是贾钰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