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黄金波 三甲
黄金波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血液内科

输血

177人已读

【血制品种类】

1. 全血

(1) 概述:

l 定义:采血后立刻与抗凝保存液混匀,尽快放入4℃保存的一种血液。

l 在医学发达国家已很少使用

l 对非紧急手术患者,可进行自体输血。

(2) 适应证

l 急性失血,尤其是当血容量减少大于20%时

l 新生儿溶血患者的换血治疗

l 体外循环和血液透析

l 肿瘤放化疗后骨髓抑制或其他原因引起骨髓病变而致急性全血细胞减少。

(3) 禁忌证

l 有严重输血反应史者

l 免疫性疾病所致贫血如PNH,此时患者红细胞对补体敏感,输入全血后可因输入补体而触发或加重溶血

l 尿毒症、高钾血症、酸中毒患者

l 贫血伴有心力衰竭者

l 骨髓移植患者,在移植前应尽量避免输全血,以减少骨髓移植后的排斥反应率,提高移植的成功率。

2. 红细胞

(1) 浓集红细胞:

l 全血自然沉降24h或用低温离心沉淀移去血浆

l 红细胞比容70%~80%

l 特点:含血浆量少,抗凝剂量小

l 适应症:慢性贫血、贫血伴心衰、肾病、尿毒症、高血钾症

(2) 少白细胞红细胞:

l 全血静置或离心移去血浆和血小板、白细胞,加1/3或等量代血浆,或加红细胞沉降剂经离心或过滤除去白细胞即成

l 减少白细胞50%、血小板60%,可做全血代用品,又可减少输血反应

l 输血反应与HLA有关及器官移植者宜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3) 洗涤红细胞:

l 将已移去血浆的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后制成,以除去大部分残留的血浆、80%的白细胞、90%的血小板,再重新以生理盐水配制成适宜浓度而成

l 洗涤过程在开放系统中进行,所以洗涤红细胞必须在24h内输注。

l 有输血过敏史及与免疫有关的贫血者选用洗涤红细胞或冰冻红细胞

(4) 冰冻红细胞:

l 将红细胞悬液加保护剂(甘油、羟乙基淀粉)于- 65~ - 85℃保存。使用前经解冻、洗涤、除去甘油和一些血浆

l 冰冻红细胞至少可保存10年。

l 成本较高,主要用于保存稀有血型的红细胞。

2 血小板

(1) 采用全血两步离心分离法或血细胞分离机单采法制备

(2) 禁忌证:

l 多次输入HLA不相合之血小板已产生抗血小板抗体者

l 证实为无效血小板输注,即输注血小板1h回升值低于30%,18~24h低于20%或血小板存活期<2天

l 严重免疫抑制或骨髓移植时发生GVHD的患者。由于采集的血小板液中混有淋巴细胞,输注血小板可发生或加重GVHD。

3 血浆成分

(1) 普通血浆:

l 由全血去除红细胞和白膜层后的全部血浆

l 新鲜血浆:采集后6h内分出的血浆

l 冷藏血浆:将新鲜血浆在4℃冰箱内无菌保存半年之内的血浆,其中的补体、抗体与凝血因子等均有损失

l 常用于补充血容量、纠正低蛋白血症、行体外循环及血浆交换

(2) 新鲜冰冻血浆:

l 新鲜血浆6h内冰冻,在-20℃下保存,可达2年,融化后输用与新鲜血浆质量类同。

l 常用于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所致大出血、大量输注库存血后及维持血容量。

(3) 冷沉淀

l 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的沉淀物,主要含因子Ⅷ、纤维蛋白原

l 常用于血友病A、vWD、纤维蛋白原减少症。

(4) 凝血酶原复合物:

l 由新鲜血浆制得,含因子Ⅱ、Ⅶ、Ⅸ、Ⅹ、Ⅺ

l 常用于血友病B,因子Ⅱ、Ⅶ、Ⅹ、Ⅺ的降低或缺乏症。

(5) 纤维蛋白原:

l 由血浆中提取

l 常用于补充低或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6) 血清免疫球蛋白:

l 由血浆中提取,主要为IgG

l 常用于预防或治疗病毒性肝炎、低球蛋白血症

l 近年来大剂量血清免疫球蛋白也用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免疫性疾病。

【血小板】

1. 种类

(1) 手工血小板

l 1个单位含血小板2.0×1010 个(不能保证)、红细胞0.59ml±、白细胞 0.12×109

l 献血员暴露多

l 需要交叉配血

(2) 机采血小板

l 1个单位含血小板数≥2.5×1011个、红细胞0.005~0.007ml、白细胞0.12×109

l 来自单个献血员

l 不需要交叉配血

l 便于开展血小板配型

(3) 血小板衍生的产品

l 白细胞去除血小板

l 冰冻血小板

l γ辐照血小板

3. 白细胞去除血小板

(1) 避免和减少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2) 避免和减少同种免疫的发生。

(3) 避免和减少嗜白细胞病毒的输血传播

(4) 避免和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

(5) 避免和减少输血引起的免疫抑制,降低术后感染率,减少肿瘤的复发,节约患者开支。

(6) 大剂量输血时,可以避免和减少肺微栓塞的发生。

4. 冰冻血小板

(1) 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血小板保护剂, -80℃低温保存(可保存10年)

(2) 特点

l 促凝血活性明显提高,即刻止血效果好。

l 保存时间长、并可以大量保存,可及时供给、输注较安全。

l 不易引起细菌污染。

(3) 缺点:存在保存损伤。

(4) 主要用于自体血小板冻存或紧急输注

5. γ辐照血小板

(1) 降低同种免疫反应和TA-GVHD。

(2) 最低照射剂量:25Gy。

(3) 适应症:

l 器官或干细胞移植

l 伴有免疫机能缺陷

l 接受直系亲属血液

6. 预防性血小板输注

(1) 输注标准:

(2) 血小板<20 ×109/L,有发热或感染者;

(3) 血小板<5×10 9/L ,立即输注(易发生颅内出血);

(4) 侵入性检查或腹部手术者应将血小板提升至50×109/L以上(骨髓穿刺例外);

(5) 关键部位的手术(如脑、内眼及输尿管吻合术等)及复合外伤患者应将血小板提升至100×109/L以上。

(6) 对于病情稳定、长期慢性发生的血小板低下者,一般认为不须预防性输注血小板

7. 血小板输注禁忌症

(1)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2)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

(3) 输血后紫癜(PTP)

8. 血小板输注

(1) 尽可能使用ABO相同的血小板(ABO血型相同的血小板存活时间长于ABO血型不同者,分离血小板时难免混入红细胞)

(2) 用ABO不同的血小板可能会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临床实践中是可接受的,尤供应短缺或要求HLA相容时。

(3) Rh阴性血小板在ABO血型相同、配血相合前提下可输注给Rh阳性患者

(4) Rh阴性患者一般只能接受同型输注,紧急情况下,无抗体时可输注Rh阳性血。注意有可能产生抗体,以后则只能输注Rh阴性血

【输血反应】


即发反应 迟发反应

免疫反应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过敏反应 溶血反应

溶血反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 输血后紫癜

血小板无效输注 移植物抗宿主病

非免疫反应 细菌性输血反应 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充血性心力衰竭 血栓性静脉炎

非免疫性溶血反应 输血相关疾病(HIV,

空气栓塞 肝炎,梅毒,CMV,疟疾等)

枸橼酸中毒

肺微血管栓塞

黄金波
黄金波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血液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