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张瑞丽 人已读
皮肤病里最著名的“模仿大师”要属“蕈样肉芽肿”。
蕈样肉芽肿属于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这个名字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有些陌生,这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皮肤疾病。疾病初期表现为多种形态的红斑和浸润性损害,以后发展成肿瘤,晚期可累及淋巴结和内脏。
典型的蕈样肉芽肿的病程呈慢性进行性过程,自红斑期,进入斑块期,最终发展至肿瘤期达数年到数十年。如果在患病初期采取治疗措施,会有助于病情的好转。不过,这种疾病往往在初期会被误诊。
该疾病早期表现很像是皮炎、湿疹类的皮肤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症状也不会有明显的好转,或者病人自己感觉好了。接着疾病进入浸润期,出现浸润型斑块,皮肤会出现暗红色不规则隆起,皮肤会出现萎缩、瘙痒,常用止痒药不能控制,还会出现干燥脱皮和色素沉着异常等。此时如果没有正确治疗,会在浸润斑块的基础上逐渐出现肿瘤,表现为向表面隆起的蕈样损害或向皮下生长的结节性肿块。出现肿瘤后见淋巴结肿大,此时往往内脏器官也有病变。几乎所有内脏器官均可受累。
蕈样肉芽肿的亚型比较多,跟很多病都“长”得很像,一些基层医院的医生也难以判断——出现红斑,会被误以为是湿疹、特应性皮炎;出现白斑,会被误以为是“小菜一碟”的白色糠疹,或者是白癜风;出现各种颜色的斑片,会被当成花斑癣;它还能出现麻风、梅毒等疾病的症状。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特点和组织学指征,早期的诊断一般需要做病理检查。
孙建方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皮肤病理科主任。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病理学组组长;亚洲皮肤病理学会执行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本文是张瑞丽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2-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