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维宇 三甲
张维宇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念珠菌尿路感染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

324人已读

近几十年里,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糖尿病、先天畸形、神经源性膀胱、内置导管、回肠膀胱术、外引流管及免疫抑制疗法有关的尿路念珠菌感染有显著上升,其中白念珠菌属是最常见的医院内真菌尿路感染病原体,其次是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尿液中,念珠菌属分离最多的是白念珠菌,占40%~69.8%,其次是光滑念珠菌(20%~30%)和热带念珠菌(10%~20%),而其他念珠菌如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等也时有检出。医院获得性念珠菌尿在ICU的罹患率为28.3%,由于人选对象的限制,实际院内获得性念珠菌尿的发病率应该更高。在美国,念珠菌属在院内获得性菌血症病因中占第4位,病死率高达40%,为所有菌血症中病死率之首。

白念珠菌存在于15%~60%的人群中,定植于正常人口咽部、结肠及阴道,可通过外阴部上行至尿路(逆行感染)或血源性感染定植于肾脏并进入尿路。由念珠菌尿进展而来的念珠菌血症占0%~8%。念珠菌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诱因主要有糖尿病、肾脏移植、高龄、尿路有创操作、女性性生活、伴随细菌尿、长期住院、先天性尿路畸形或结构异常、ICU住院、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尿路内置导管、膀胱功能障碍、尿路梗阻性疾病、肾脏结石等。

念珠菌多侵犯肾脏及膀胱,也可血行播散感染,也可能由尿道逆行感染,如导尿、膀胱镜检查等。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张维宇
张维宇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