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富靖
主任医师
北京友谊医院
消化内科
食管贲门黏膜撕引起的呕血
285人已读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最早于1929年由Mallory和Weiss报道,系指因剧烈干呕或呕吐等原因,腹内压力或胃内压力突然增大,导致食管与胃贲门连接处的黏膜和黏膜下层纵行撕裂,从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男性多发,好发年龄40~60岁,病变多位于贲门部,以右侧壁多发,单处伤多见。
大量饮酒后,发生剧烈呕吐是发生贲门撕裂的主要病因。
大部分患者出血量较少且为自限性,因此一般先采取内科药物治疗如禁食、补液或输血、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患者多可康复。
少部分患者有活动性出血,呕血量大,可能会危及生命,此时应及时行急诊内镜,进行内镜下微创止血。

大量饮酒后出现呕鲜血,胃镜检查可以发现贲门处黏膜纵形撕裂

黏膜撕裂处可见裸露血管

内镜下予以钛夹夹闭引起出血的血管
本文是吕富靖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