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学中医
发表者:孙洁 人已读
今天继续来学习基本病机——津液代谢失常,在学习津液代谢失常前,有必要先简要的复习一下中医对水液代谢的认识。这个在前面讲津液的时候,其实已经作为重点内容讲过,今天只是简单的把水液代谢的过程复习一下。
饮入于胃以后,经过胃主降浊的功能,把水液输送到小肠,经过小肠的泌别清浊,其中浊中之清者,向前渗入膀胱;浊中之浊者,由小肠经阑门,输送到大肠,来濡润大肠,最后水液和水谷的残渣一起排出体外,这是最直接的一条通路。更经典的通路是,水饮入胃以后,经过脾主升清的作用,把清中之清上输于肺,经过肺的宣发作用濡养全身,肺主通调水道,除了能够宣发水液以外,还把清中之浊的又下输于膀胱,经过膀胱的气化变成尿液,排出体外,或者是变成津液,敷布于太阳经,或者是把浊中之请的再上输于肺,形成循环。
在所有的这些水液代谢过程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动力是肾阳的蒸腾。而水液之所以能够由胃到小肠或者经脾主升清到肺,到膀胱,靠的是三焦和肾阳的气化作用。水液主要的运行通道是三焦和经脉。所以在中医看来,水液代谢中最重要的脏是肺、脾、肾三藏,有肺为水之布,脾为水之制,肾为水之根的说法。而其运行通道,又以三焦和经络最为重要。所以在六腑中,水液与三焦和膀胱的关系最为密切。这样,我们就知道水液代谢的关键点在于三个方面:第一个是气化,也就是说必须有一个气水互化的过程,水能够变成津液,输送到全身,濡养全身。靠的就是水可以化成气,气可以化成水的气水互化作用。
第二个,水液之所以可以运行靠的是气机的推动,气行则水行。如果有气的郁滞,水液也难免会停滞。如果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比如六淫之邪侵袭人体,影响气机的运行,也会导致废水的产生。
第三个,就是要非常关注水液在体内运行的通道,是经脉和三焦。如果经脉和三焦的功能失常,水液也就不能够正常的运行,就会停留于某处产生疾病,水液停留以后产生的病理产物,大家已经非常熟悉,就是痰、湿、水、饮。
复习津液代谢的基本生理过程以后,再来看一下津液代谢的异常,主要有几个病机。从大的方面讲主要有两大病机:一是相对的不足,叫津液不足。如果津液的代谢异常,输布异常,就叫津液不行。
首先来看下津液不足。常见的,能够引起津液不足的病因有哪些?跟之前学过的气的不足,血的不足一样,也是生成的不足,消耗的太过。而消耗太过又包括急性的消耗太过,或者是慢性的消耗太过。急性的消耗太过,最常见的就是津液的亡失。比方说大汗、多汗,短时间的、大量的汗液丢失造成津液的亡失;或者是大吐泻,非常严重的呕吐和泄泻的症状。比方说霍乱症,这个急症为什么会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就是因为严重的上吐下泻,导致津液大失,伤及真阴,短时间内就会演变成一个危症,所以叫做霍乱,也就是挥霍缭乱的意思。
或者是失血,为什么说失血也会亡失津液?因为血和津本身就是可以互化的,在丢失血液的同时津液也在亡失。还有一个相对比较少见的,就是多尿。为什么说是少见?通常是喝多少水就排多少尿,在异常情况下,进的少,出的多,就会导致津液的亡失。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医的观点里,这个多尿,除尿量本身的增多以外,还有一个就是尿次的增多,也与津液亡失有关。但是它不是津液亡失的原因,而是津液亡失的后果。也就是说如果出现大量的津液亡失,会表现为小便的淋漓、涩痛、频急、难解,叫做淋证。所以淋证的病人往往是同时伴有津液亡失的。
第二个伤及津液的原因,就是阳邪所伤。阳邪太过就必然会伤及津液。哪些阳邪可以伤到津液?有外因,内因和内外因。对于外因来说,就包括六淫和时邪,在讲病因的时候已经讲过。在分析病因的时候,讲过时邪大多是温热性的邪气,温热时邪可以伤及津液。而六淫之邪中有哪些属阳的邪气也可以伤及津液?比方说风邪、暑邪、燥邪、热邪、火邪,都可以伤津液,尤其是火热之邪和暑热之邪,特别善于伤津液。
七情皆能化火,化火之后也是一种阳邪,内生之火热也是灼伤津液的一个原因。实际上在临床上引起津液不足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饮食所伤。一方面知道津液的来源是什么?就是水谷精微,饮入于胃,然后经过代谢产生津液。如果说喝的水不够多,进的水谷不够多,自然化源不足,或者脾胃不能够运化,运化无力,津液也就会不足。另外一方面,进食太多的辛辣制品,油炸火烤的东西,本身具有阳热的性质,也会伤及津液。或者用药的时候不适当的用过多温燥的,阳热性质的药物,也可以伤及津液。甚至于食物中食用过多温燥性质的食物,也是导致津液受伤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比方说生姜,是常见一个佐料和食物,如果生姜吃的太多的话,姜性本燥,也能够伤津液。伤津液的后果是使人两目昏花。所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边就记载说多食姜,令人目昏。
第三大原因,就是津液耗伤。津液的耗伤是长期的慢性的过程。跟伤气伤血一样,是由于久病或者劳伤引起的津液不足。
津液的不足,会有什么样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三大方面。
第一个是津伤则燥。因为津液本身有滋润人体和濡养人体的功能,所以如果津液受伤,机体就失于濡养和滋润,会出现一些干燥的症状,比如口渴,或者口、鼻、皮肤等部位的干燥感,两目的凹陷,手指螺纹的干瘪。如果出现目陷,甚至转筋等现象,说明津伤已经非常的严重,是急危重症的标志。
或者是因为液伤而失养。液是比较稠厚的,所以它的濡养作用就更强。假如说液伤之太过,就会引起人的消瘦,呈现出一种大肉脱失,瘦骨嶙峋的形象,同时还伴有肌肤、毛发的枯槁。
第三组症状是比较有特色的,马上要讲的内生五行中的内风症状。如果津液受伤,失于濡养经脉,就会出现风证,表现为肌肉的闰动、轻微跳动,或者是手足的震颤、闰动。由于这种病理变化外在看起来和感受风邪非常像,就由风来概括它,叫做内风。津液不足的表现就是这三大类:干燥、失养、动风。
津伤和液伤之间是什么关系?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就是津伤相对脱液之间,津伤相对要轻一些。津伤往后发展就会形成脱液,液脱是由伤津逐渐演变而来,大概知道这个关系就可以了。
另一种津液异常的病机就是津液不行,也就是津液的输布和排泄出现障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津液的不化。前边讲过津液的代谢的关键点,在于水可以化气,气可以化水化。假如说因为阳气不足,不能使气化成水,水化成气,就会出现津液的运行和输布异常,主要表现为水液的运行出现异常。水液进入体内,就不能够化成津液,而是停留在体内形成各种废水,比如痰湿水饮等这样的一些阴邪。痰湿和水饮是很常见的病理产物,会引起相对应的各式各样的疾病。
第二个就是津液的不通。津液的运行出现障碍,停滞在运行通道,比如说经脉或者是三焦之中,也是形成痰湿水引等阴邪。实际上痰饮是导致多种疾病,甚至可以说是几乎所有疾病的,非常重要的病理因素。至于说水的话,大家应该是非常熟悉的,中医讲的水系病,实际上几乎涵盖了所有水肿、腹水、积水之类的疾病。
第三种津液不行的疾病,就是失其所主。津液代谢最主要是要靠五脏功能来实现的。五脏中又以肺、脾、肾三藏最为重要,假如肺脾肾这三藏的功能出现异常,就必然会导致津液的运行障碍,输布障碍和生成障碍。具体来说,津液不能够输布,一方面出现痰湿水饮这样的废水,另一方面正常的津液就显得相对的不足。所以一方面,由痰湿水饮引起各种病症,另一方面反而会出现口渴、津液相对不足的症状;第二个就是无汗或者汗出的异常,比如多汗、大汗,这是津液亡失的一个重要原因的表现,或者是无汗。为什么会无汗?因为是水液停滞,形成痰湿之类的阴邪,阻滞在经络、阻滞在三焦影响局部的气化。
汗是怎么来的?“阳加之阴谓之汗”,既然局部经络已然阻滞,阳气不能到达,津液不能输布,怎么能出汗?这样就会出现局部或全身的无汗。
既然有局部无汗,就可能有局部出汗。在某个特定的部位,也会导致出现多汗,这也是津液异常的一个表现。
津液输布异常,最典型、最常见的表现,实际上还是二便,尤其是小便的改变。因为尿液是津液代谢最后一环。所以可以说在津液的整个代谢过程中,包括生成、输部和排泄出问题,都可能通过尿液的改变而反映出来。津液的改变形式就多种多样,既可以是多尿,也可以是少尿。比方说肾阳虚不能化水,就表现为小便清长;或者肾阳虚不能化水,水液内停,表现为尿少、尿闭;或者是下焦湿热,阻滞膀胱,膀胱失于气化,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甚至小便短赤、血尿等。
也可以变现为大便的异常。比如说小肠失其分清别浊的功能,就导致津液都渗入膀胱,而导致小便多,大便干;或者都入大肠而不向前渗入膀胱,就表现大便泄泻,小便的短赤。在出现小便各种异常的同时,往往会伴有大便症状,原因就是因为不管是大便还是小便,都是水液代谢最后的一个重要环节,二者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的。知道这一点也就能够理解之后在学中药的时候,为什么很多中药同时通利大便和小便。
关于津液代谢障碍,就讲到这里。
本文是孙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