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陈恩 人已读
肛门手术后肛门狭窄
一、什么是肛门狭窄?
肛门狭窄就是肛门和肛管直径变小的病症,会导致粪便通过困难,大便性状变细,排便时肛门疼痛。在客观检查时肛门不能顺利通过食指。肛门狭窄有先天性和后天性狭窄两种。
二、什么原因引起肛门狭窄?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先天性肛门畸形:在胚胎中,直肠与肠管之间的肛门直肠膜发育失常,生后此膜尚未消失或开裂不全,形成肛门闭锁或肛门狭窄。生后肛门闭锁处理不当,往往形成狭窄。
2.肛门、肛管炎症:慢性炎症或溃疡粘连,瘢痕形成挛缩,是常见的病因。肛门平时收缩,如有炎症或伤口,收缩更紧。容易粘连,造成狭窄。
3.肛门肛管的局部损伤:因肛门部受到外伤、烧伤、烫伤、药物腐蚀、分娩时会阴的裂伤、肛门部手术(如内外痔切除术时,切除皮肤过多或内痔、混合痔的注射及结扎和肛瘘、肛周脓肿手术等)生成瘢痕,从而形成肛门狭窄。
4.肛门肿瘤等因素:因肛门、肛管部肿瘤,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平滑肌瘤,畸胎瘤等,也可引起肛门和肛管狭窄。
肛门狭窄的临床表现是由其临床特点决定的。
①排便困难:由于肛门狭窄,肛门有环状瘢痕,肛门缺乏弹性,即缺乏伸缩性,从而使较硬或较粗的粪便不易通过。
②疼痛:由于粪便通过困难,排粪便时经常导致肛管裂伤,从而出现持续性钝痛。也可在排粪便后出现持续性剧痛,甚至长达数小时。
③出血:肛门弹性差,粪便通过肛门时,使肛管皮肤裂口而出血。
④肛门瘙痒:因裂口致分泌物增加,引起肛门瘙痒和皮炎。
⑤粪便形状改变:肛门狭窄,排便困难而便秘,服泻药后,粪便可成扁形或细条状,且自觉排便不净,即使排便次数增加,也多为少量稀便排出。
⑥肛门失禁:肛门狭窄,纤维化,瘢痕形成,从而使肛门失去良好弹性。一方面表现为肛门狭窄,另一方面表现为肛门收缩功能差,即肛门失禁,漏出粪便或分泌物。
肛门部手术损伤和炎症时,要防止肛门狭窄。譬如痔疮手术切除痔块时,应在痔块之间保留一条正常皮肤和粘膜。此外,肛瘘手术时不可切除过多皮肤。
手术后,要保持局部的清洁卫生,防止各种感染,引起肛门狭窄。
2、肛门扩张
即在肛门手术和损伤后,对有轻度狭窄者应用手指扩张肛门每周1~2次,间隔时间逐渐延长,直到狭窄消散后不再发生。一般疗程需6~7周,效果良好。
人工指扩张疗法,对狭窄严重或狭窄时间较长者,效多不佳。应当选择手术治疗。
五、肛门狭窄如何治疗?
1.内治法
出现轻度狭窄,大便困难,腹胀、肠鸣或便秘者,属于气机不畅,肠燥热结,治宜宽肠理气,润肠通便,给予润肠丸加减;如腹胀、肠鸣,舌淡、苔白,脉数,用翻肛散;如大便秘结,肠燥津少,口干,舌淡红,苔薄黄,脉数者,给予麻仁丸。
2.外治法
扩肛疗法:适用于肛门或肛管轻度狭窄。
操作方法:医生手指戴指套,涂以液体石蜡,缓慢伸入病人肛门和肛管内,轻轻向肛管4周按压,每天l~2 次,或用小、中、大号肛门镜和扩肛器进行扩肛,每周1~2次,以后间隔时间逐步延长,直至狭窄消散,不再复发为止,一般需6~8周,疗效良好。
3.手术治疗
(1)扩肛术:适用于肛门或肛管轻度狭窄,病人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局部常规消毒,肛门周围浸润麻醉,在肛门后正中线上,切开肛管皮肤和一部分括约肌,使肛门扩大,能顺利通过食指.外盖凡士林纱氛无菌纱布敷盖。
(2)放射切口瘢痕松解术:适用于肛门和肛管轻、中度狭窄。
肛门狭窄治疗中最重要的还在于预防,包括避免过多损伤皮肤粘膜及括约肌以保证术后肛管直肠的正常容积。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2-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