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孙永建 人已读
在骨科门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
“宝宝在床上翻身时,突然哭闹不止,右手不能活动”;
“给儿子穿衣服时,孩子突然大哭起来,手也不能动,是怎么回事?”
“我儿子在幼儿园里被别的小朋友碰到了,起来后胳膊就伸不直了”。
这很可能是我们常说的“牵拉肘”。
什么是“牵拉肘”?
桡骨小头半脱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牵拉肘”,多发生于1-5岁之间的孩子,尤其是2岁-3岁的孩子正处于学走路的阶段。这是因为孩子的桡骨小头的环状韧带并未发育完全,肘关节相对薄弱和松弛,所以当孩子手臂遭到较大外力的牵引,就容易导致桡骨从松弛的环状韧带中滑脱出来,造成牵拉肘。
什么情况容易出现“牵拉肘”?
第一:动作生硬粗暴为宝宝穿、脱衣服;
第二:拉着宝宝的手臂,将孩子提起玩“荡秋千”等游戏;
第三:学步期、散步走路时,家长牵着孩子,宝宝的手臂伸的太直,加上家长牵拉力道过大,也容易导致牵拉肘;
第四:孩子跌倒时本能地用手掌或肘部撑地。
如何及时发现是否出现“牵拉肘”?
第一,观察孩子的手臂是否呈现半弯曲下垂,不能举手,拒绝伸手拿东西,而且不让别人碰触手臂;
第二,观察孩子的肘部是否有肿胀;
第三,观察孩子的肘关节压痛是否特别明显,以致不敢活动肘关节。
如何预防“牵拉肘”的发生?
1、孩子学走路时,即将摔倒或已经摔倒时,不要本能的去拉胳膊,应牵宝宝上臂或腋下;
2、日常牵手走路时,身子侧向宝宝,尽可能让宝宝的手自然地搭握在家长的手中,不要让宝宝的手臂过于伸直;
3、孩子上台阶时,家长不要用力拉着孩子上台阶;
4、不要硬拽孩子的胳膊;
5、不要做“人肉秋千”“人肉摆钟”或牵着宝宝的双手转圈玩耍;
6、穿脱衣服时动作也应轻柔,切忌生拉硬扯。
本文是孙永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