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许炜 三甲
许炜 主任医师
上海长征医院 骨科

脊柱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治疗髋臼转移瘤,帮助患者摆脱拐杖束缚

640人已读

王先生是一位48岁的中年男性,本该陪着家人到处旅游享受生活的年纪,却被拐杖所束缚,一瘸一拐的他,饱受病痛的折磨。这一切都得从四年前说起。

2018年12月,王先生因持续的胸部疼痛,从昆山市的医院,再到苏州的医院,最后到上海市的胸科医院,他跑了个遍,各种各样的检查也做了个遍,最终确诊肺腺癌。从一开始的靶向治疗,到后来因为药物副作用换药,再加上放疗,肺部病灶总算是控制住了。

然而不等王先生高兴一阵,命运的捉弄令王先生猝不及防。2020年11月,王先生左髋部开始出现疼痛,检查后确诊肺癌髋臼转移。王先生不得不再次开始治疗,从最初的10个疗程的放疗,然后到每月一次的化疗,当王先生以为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时,乌云再次笼罩了命运的天空。今年年初,上海疫情突然爆发,一切都是那么的仓促,仓促到化疗不得不中断,治疗不得不停止。隔离在家的这段时间,病灶不断进展,一步步蚕食王先生的髋臼,等上海解封的时候,本来行动自如地王先生只能在拐杖的辅助下行走。进一步检查发现,左侧髋臼周围长出一个巨大的肿瘤,耻骨被破坏殆尽。这个时候仅凭化疗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

图1:术前MRI

图2:术前CT三维重建

经过多方面打听咨询,了解到上海长征医院骨肿瘤科许炜医生团队,一直紧追医学科技前沿,在髋关节转移癌方面颇有经验,在机器人微创治疗 转移瘤方面更是独树一帜。经过一番研讨后,许医生团队为王先生选择了脊柱机器人辅助经皮微创骨盆三柱螺钉复合骨水泥固定 + 射频消融技术。手术顺利,术后第二天王先生已经可以在拐杖辅助下缓慢行走,在一个月后的随访时王先生已经可以脱离拐杖独立行走。

图3:术中机器人导航

图4:术后CT

图5:手术切口照

什么是经皮微创骨盆三柱螺钉复合骨水泥固定+加射频消融技术呢?

首先是应用了先进的手术机器人,有了机器人的帮助,手术过程中不受反复透视定位的限制,可以快速精准的将骨水泥螺钉放置在预先设计的位置,不仅极大的减少了置钉位置偏差的概率,又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以及多次透视对患者的伤害。其次,该手术用到的髋臼三脚架螺钉固定技术,是2020年国际上才提出的新兴的髋臼置钉技术,目前国内还没有报道过。前柱螺钉将耻骨和髂骨连接在一起,后柱螺钉将坐骨与髂骨连在一起,跨柱螺钉将前柱与后柱连接在一起,三根螺钉像一个三脚架一样将髋臼稳稳支撑起来,保证了髋关节的稳定,恢复患者髋关节的运动功能。

传统的髋臼肿瘤切除手术,手术创伤很大,风险高,且手术后伤口愈合慢,影响后续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不利于肿瘤的控制。我们团队结合髋臼转移癌患者特点,开展的脊柱机器人辅助经皮微创骨盆三柱螺钉复合骨水泥固定+射频消融技术,可以尽量控制局部肿瘤发展,重建髋臼稳定性。利用此项微创技术,患者可以解决局部疼痛,延缓瘫痪。相较传统开放手术,患者术后三天即可下地活动,不影响全身治疗周期,有利于在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延长生存期。

图6:术后恢复照片


许炜
许炜 主任医师
上海长征医院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