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肌性斜颈患健结合特色治疗
斜颈(torticoilis),扭曲的颈部,该英文源于拉丁文(‘tortus,twisted,eollum,-neek)。斜颈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长期临床逐渐发现,以先天性斜颈中的肌性斜颈最为多见,本病最早1912 年由 Tubby 进行过描述。本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CMT 临床常见症状为:头歪向患侧、下颌偏向健侧、颈部向患侧旋转及健侧侧曲受限,病情进一步发展,患儿患侧颜面部眼裂、脸颊、嘴角、耳朵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患侧颈后项线不同程度的深于健侧,颈椎及上胸段脊柱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侧弯。

右侧肌性斜颈典型表现
根据其临床类型,CMT 一般分为三型:(1)肿块型,最严重的类型,患侧胸锁乳突肌内触及肌性纤维化肿块(颈部纤维瘤),和颈部关节活动度受限;
(2)肌紧张型,患侧胸锁乳突肌仅触及肌肉挛缩,和颈部主动、被动关节活动度受限;
(3)姿势性,严重程度最轻,有头部歪斜的表现,但无胸锁乳突肌肿块以及被动关节活动受限。

肌性斜颈治疗方法
目前 CMT 的物理治疗方法众多,没有统一标准,患侧胸锁乳突肌牵伸一直是 CMT 物理治疗公认的重要手段。2013 美国 CMT CPG 按照 ICF-CY 的理念提出了 CMT 物理治疗的推荐方案。
一岁前采用牵伸治疗,疗效显著,仅 6.7%的 CMT 患儿需再次接受手术治疗,而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的牵伸治疗是十分安全的;Petronic 等人建议牵伸治疗应该作为 CMT 的首选治疗,认为它能够降低外科手术介入的风险。

其它治疗
患侧物理治疗仪康复:在CMT治疗中各种治疗仪的方法多种多样,在临床上多辅助手法治疗联合应用。①超声波配合超短波治疗:超声波的作用是可促进炎症的吸收,防止瘢痕的形成,松解粘连的组织,最终达到促进修复组织和改善功能等;超短波可形成高频电场,使人体内离子发生振动产生热效应,最终达到消炎消肿。②电离子导入疗法:主要包括透明质酸酶、糜蛋白酶、碘等电离子导入,主要通过直流感应电疗仪促进导入物质的吸收,国内报道中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应对远期效果进行随访。③音频电疗法:音频电刺激,改善局域血液循环,加强病变部位组织营养,有利于纤维化的组织松解和软化、膨大,使挛缩肌群病理过程逆转,促进吸收和消散。④温热治疗:温热治疗可使组织温度升高,促进炎症产物和废物溶解吸收。
健侧物理治疗,低频脉冲电,外周磁刺激等提升肌肉功能。

经颅磁刺激治疗
特色治疗
对肌性斜颈首先应该明确原因和类型,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徐州市儿童医院康复科二楼斜颈治疗中心早在2014年就以患侧结合健侧进行干预,两侧同时进行干预,治疗理念先进,疗效快治愈率高疗程短复发率低。

省重点专科

2014年文章

康复大楼二楼坐诊

央视录制节目截图


本文是李新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