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暾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耳整形、修复、再造案例

如何选择合适的耳再造手术方式

发表者:刘暾 人已读

耳廓缺损有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其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再造耳廓,可有几种手术方式选择:直埋耳再造、半包耳再造、全包耳再造、一次法耳再造、人工材料耳再造。

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既要考虑患者(或者家长)的要求:耳廓外形效果、疗程长短、瘢痕问题、耳廓毛发生长问题;还需要考虑患者体质情况:皮肤弹性厚薄情况、肋软骨钙化情况、肋软骨发育大小情况、乳突区毛发情况及骨骼发育情况。因此就需要医患双方共同探讨确定合适的个性化手术方案,即确保外形良好、也符合患者的实际需求。 总之,每种手术方案的目标都是为了解决耳廓再造所需要的皮肤和支架,各有优缺点,目前没有完美治疗手段。

1、如果患者想疗程短、不影响工作学习,可以选择直埋耳再造:不扩张皮肤,两期手术,每期手术疗程两周,间隔三到五个月,期间可以上学工作。

IMG_1_副本.jpg

患者身材适合、皮肤薄,选择直埋耳再造,两次手术完成,省时间,效果良好稳定,但是耳后植皮有色差、少量瘢痕。

这一类手术的适用人群是:六周岁以上、身高1.2m以上、耳后皮肤较薄、弹性较好、面部发育良好的孩子,或者13岁以上,身体条件就基本不受影响(就是说肋软骨发育良好足够大、足够硬)。这类手术禁忌患者是发际低、身材矮小。

2、如果患者特别在意耳廓和身体上的瘢痕,并且也有足够的时间,那么就选择全包耳再造:一张皮肤覆盖耳支架前后面,不需要植皮,那么耳廓就没有色差,瘢痕少,外形也良好。

全包耳再造最大的问题是:患者年龄、肋软骨要大,就是要有足够大肋软骨(可能需要取双侧肋软骨)制作耳支架;治疗过程大概用半年时间,影响学习工作;扩张皮肤过薄有软骨外露可能;还有耳廓毛发过多问题(个别人激光脱毛效果不好);扩张周期长容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我们更主张甲腔型小耳和男孩患者;正常耳廓也不要太大(为了对称性更好)。

复件 IMG_1065_副本_副本.jpg

患者要求瘢痕少,时间充足,故选择全包耳再造,两次手术,不需要植皮,没有色差,瘢痕少。

3、还有一些患者就是因为自身条件受限,只能按医生提供的手术方案再造外耳,那就是半包耳再造。这类患者身材矮小、皮肤又厚,家长又想在学龄前完成耳再造,那么只能选择半包耳再造;还有一些成年患者的正常耳廓大(6.5x3.5cm以上)、乳突区发际低,皮肤又薄又紧,也只能选择半包耳再造。就是用扩张皮肤覆盖耳支架前面、耳支架后面用筋膜和植皮覆盖。需要三期手术完成,第一二期手术连续进行,用时三个月;三期手术修整小耳朵和瘢痕。其实这种手术的可以适应所有患者,耳廓凹突明显,残留毛发少,耳廓外展合适,耳廓耐磨性强(软骨不易外露)。但是手术操作复杂,容易出现并发症,耳后的瘢痕和不扩张手术相当,经济负担适中。半包耳再造的手术效果和直埋相当,也有植皮、瘢痕大小差不多,因此适合直埋耳再造的患者就建议做直埋或者全包。

webwxgetmsgimg[4]_副本.jpg

患者年龄小、皮肤厚,又想学龄前完成耳再造,故选用半包耳再造,三期手术完成。

4、 再就是一些患者年龄较大,肋软骨钙化,不能用肋软骨;还有一些患者身材矮小或者就不想用自体肋软骨,那么可以选择人工材料----多孔聚乙烯(舒铂)作为耳支架来完成耳再造。手术一次完成,大概两周治疗时间,优点是治疗时间短、痛苦小(不取肋软骨)、身体瘢痕隐蔽;缺点就是需要植皮,耳廓有色差、耳后留有切口瘢痕;还有就是万一支架外露感染,只能取出支架,耳廓完全缺损。这个手术适应所有患者,尤其是发际低患者,因为植皮耳廓不会有过多毛发。年龄小的患者因为运动多,外伤几率高,用人工材料耳再造的要慎重。

IMG_2jpg_副本.jpg

年龄小,软骨发育不足,要求用人工材料耳再造

4.jpg

年龄大,肋软骨钙化,只能用人工材料耳再造

5、还有一些患者对时间要求更为苛刻,想一次手术完成,就可以选择一次性耳廓再造。这个手术主要适用患者对时间要求紧迫,还有就是发际低、乳突区皮肤毁损(外伤)患者,手术一次完成,手术方法和人工材料相似,但对医师手术技术要求更高。

2.jpg

患者发际低,对时间要求紧,所以一次耳廓再造,术后三个月(对皮肤清洗不及时)

IMG_9228_副本.jpg

患者耳廓烧伤,没有好皮肤可用,只能一次耳廓再造

总之,耳廓再造的方法大致有这五种,我们要根据患者的要求、身体条件,共同确定一个手术方案,一定要保证良好外形效果,也要考虑经济效益。还有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再造耳廓?我们认为,首先是双耳的位置及大小基本对称;其次是再造耳廓的凹凸结构明显比例合适;再就是安全性,即再造耳廓要耐磨、不变形。而且再造耳不可能完美,硬、厚是不可克服的缺点。

本文是刘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2-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