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娟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患者故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发表者:段娟 人已读

1.家长:孩子最近是不是青春期了,他要什么我就给他什么,他反而变得更不听话了,以前成绩又好又懂事,现在因为抽动发声也不愿意去学校读书,天天在家打游戏,脾气也变得暴躁。

医生:那就更应该让他去学校了,不能让他长期脱离外界环境,重视对孩子的陪伴,转移孩子注意力,不要让孩子沉迷于网络世界,情绪紧张兴奋会刺激孩子神经加重抽动症,多带他出去运动也能放松心情。

2.家长:一直服用中药,停西药好几天啦,发现摇头和冥想次数变多,西药还要用上吗?

医生:目前不加西药,继续观察,孩子年龄大了,思虑又重,家长尽量不唠叨不过多关注孩子。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孩子多户外活动。

家长:因为闭眼和摇头被同学误解,跟孩子疏导了一下心情,需要加点别的药物吗?

医生:目前不需要加药。主要是心理压力大,也就是情志因素作用大。及时疏导清理孩子心理郁结,安慰鼓励支持他,这一点对孩子消除紧张帮助很大;父母需要教给孩子强大自己,接纳自己,培养提高心理承受力。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很多成人抽动症,清嗓子,眨眼睛,抖动脖子,一些家长认识到这个疾病以后会说大夫原来我们单位的同事就是这种疾病啊,我们还一直以为他/她是咽炎,结膜炎,可是又好奇怎么就不好了呢,现在才明白就是抽动症。

这些人很痛苦的,甚至影响到找工作找对象,所以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如果有条件的还是尽早干预治疗,不要幻想着孩子大了就好了,我们不能说绝对没有好的,但是毕竟是少数,作为家长在能为孩子做点啥的时候,我们不能抱着幻想的态度,拿孩子的一生去赌!

本文是段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