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长了一个心眼,可真不一定是好事
- 人总说做人办事要多个心眼,可是在医学上,多一个心眼可真不一定是件好事。比如说心脏里不该多的那个心眼——室间隔缺损(VSD)
- 什么是VSD?
VSD(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孕早期心脏发育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的心脏发育畸形。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30%。正常人心脏有四个腔,两个心房、两个心室,心房心室是上下排列,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但两个心室之间有室间隔,两个心房之间也有间隔,相当于两个房间中间有一堵墙。正常人这堵墙是完整的,室间隔缺损就是两个心室间的这堵墙墙上多了一个洞。
- VSD的存在是如何对孩子造成影响的?
正常人的心脏室间隔是完整的,VSD的存在使得左右心室之间出现沟通。正常情况下左心室的压力远高于右心室的压力,心室内的血液就会从压力高的左心室向压力低的右心室流动(通常这种流动是单向的),分流的这一部分血液会使肺血流增多,使肺动脉压升高,对肺血管床造成损伤。同时,分流的这一部分血液本应该是流向身体的其他器官,少了这一部分血液,其他器官就会相对缺血。
- VSD对孩子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肺血管床血流增多会使孩子出现呼吸增快、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分流的这一部分血液在右心室进入肺血管床,后经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又通过VSD进入右心室,依此循环,心脏会做很多无用功。导致孩子在需要心脏做功的时候出现心功能储备不足,比如吃奶时吃吃停停,喂养困难等。心脏做功需要消耗能量,而这部分能量本可以用于体重的增长,所以孩子会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 同样,若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会更明显。如果VSD较大,大量的心脏内分流还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心力衰竭。
- 诊断VSD的手段有哪些?
体格检查绝大部分VSD孩子会出现心脏的杂音。听诊器听正常人的心脏声音是“嗵-嗒。。。”,VSD孩子的心脏除了“嗵-嗒”的声音之外还有风吹话筒的“呼呼”声。目前诊断VSD的主要检查方法是心脏超声。心脏超声检查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其结果的准确性与超声医生的经验水平有一定关系,建议到大的有心脏外科的医院进行超声检查。
- VSD的类型有哪些?
医学专业上对与VSD的分类有不同的标准,目前尚无统一的方法。临床上常用的分类方法将VSD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膜部(或膜周部)、肌部、漏斗部(以亚洲人多见,也有称“干下型、嵴内型”),还有其他少见的类型:流入道型、gerbode缺损等。其中膜周部及肌部有一定的自愈几率,漏斗部、流入道型及gerbode缺损极少能自愈。
- 有哪些措施可以促进VSD自愈?
目前的研究表明,没有什么外部的措施或药物可以促进VSD自愈。但是临床上有一些孩子VSD是可以自愈的。自愈的影响因素有:1、膜部或膜周部的VSD由于缺损周围可以生长一些纤维组织,有一定的自愈机会;肌部的VSD,随着孩子的心脏发育,心肌增厚增粗,可能会促进肌部VSD自愈。其他部位的VSD自愈的可能性非常小。2、缺损越小自愈的机会越大。通常小于5mm的VSD自愈的机会较大,此外,小于5mm的缺损对孩子的影响也相对较小,等待自愈的过程中风险也比较小。
- 什么样的VSD需要手术?
大原则: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生长发育迟缓的孩子。
缺损的大小:对于缺损的大小定义尚无具体统一的数据标准。有一种以对应孩子自身主动脉瓣环大小的数据来定义VSD的大小:小型VSD ≤主动脉瓣环直径的1/3;中型VSD 在主动脉瓣环的1/3-2/3之间;大型VSD ≥主动脉瓣环直径的2/3。小型VSD分流量比较小,对孩子的影响也较小,有一定的概率自愈。中型缺损伴随症状的孩子需要手术治疗。大型VSD的孩子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 暂不需要干预的孩子平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重点关注身高、体重),尽量避免接触感冒、咳嗽、发热、肺炎的患者,定期门诊复查心脏超声(通常半年-1年复查一次)。此外,避免出现细菌感染导致的发热(如甲沟炎、牙龈脓肿、疖肿等),这可能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而造成严重影响。
- VSD治疗的时机
肺动脉压正常但有大量左向右分流的有症状婴儿应在1岁前手术。如果肺动脉压升高 (即,>体动脉压的50%),则应在出生后6个月内手术修补。大型VSD婴儿有发生肺动脉高压性血管病的风险,最早可在6月龄时发生。唐氏综合征患儿、存在大量左向右分流者和平均肺动脉压升高者发生肺动脉高压性血管病的风险最高。而肺动脉压升高会增加治疗的风险,严重的情况下可成为VSD治疗的禁忌。
- VSD手术治疗的方式
目前治疗VSD的方式有两种:1.心内直视手术修补(即开胸手术);2.经导管介入封堵(即微创手术)。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理论上来说,心内直视修补手术可以治疗所有类型不同大小的VSD,无年龄及体重限制,修补确切,技术成熟,但是肌部室间隔缺损使用导管介入封堵可能效果更好。经导管介入封堵手术创伤小,但是病人的条件有一定限制:通常要求年龄>3岁,体重>10kg,室间隔缺损上缘距主动脉右冠瓣≥2mm,无右冠瓣脱垂(通常漏斗部VSD会出现右冠瓣脱垂,故漏斗部VSD不推荐介入封堵)。
- 治疗存在的风险及可能的并发症有哪些?
心内直视修补手术:残余分流、心律失常。
经导管介入封堵手术:残余分流、血栓或气体栓塞、血管并发症、感染和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律失常、溶血及血小板减少、封堵器移位及脱落、心内瓣膜及腱索等解剖结构损伤等。
- 手术预后
VSD经治疗后,绝大部分孩子预后良好,可以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及运动。
本文是王鹏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