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皮肤瘙痒治疗小贴士
在冬季气温降低的时候,人体为了保证散热的减少,就关闭了部分的毛细血管床,所以皮肤的血流量就减少了,汗液、皮脂的分泌也就随之减少,皮肤的湿度下降,主要的表现就是皮肤干燥,容易出现皮肤的瘙痒。特别是老年人,由于代谢水平下降,皮肤萎缩,比起年轻人更容易发生瘙痒症。
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卫生观念提高,每日洗澡成为许多人必须做的一件功课。尤其是白领阶层每天甚至要洗2~3次。冬天本来分泌就很少的皮脂,被洗掉后,皮肤愈发干燥,也就越容易出现瘙痒。那冬天皮肤瘙痒怎么办呢?
1、改善皮肤的干燥程度
洗澡不用一天一次,建议每周洗澡1~2次即可。洗澡水温不要太高,少搓澡,搓澡不但会使皮脂减少,严重时还能破坏角质层,使皮肤的保湿功能进一步降低,加重了瘙痒的发生;少用肥皂、香皂、浴液等洁肤产品,浴后要保湿.目前的肥皂、香皂、浴液等洁肤产品多是由化工原料组成,虽然能起到清洁作用,但是使用过于频繁,不但会降低皮肤的湿度,也容易刺激、伤害皮肤。老年人泡澡时可加一些食用淀粉,食用淀粉能够起到滋润皮肤、减轻皮肤干燥的作用。浴后使用保湿产品,最好使用天然产品,含有矿物油的产品尽量不要用。


2、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贴身穿纯棉制品的衣服,最好是浅色衣装,真丝、羊绒等材质对皮肤也有刺激。辛辣食物、酒、咖啡等,对皮肤均有刺激,皮肤干燥者应少进食。保证睡眠,使皮肤有足够的时间自我修复、自我调节。
3、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瘙痒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皮肤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一定不要擅自长时间使用激素软膏,以免带来许多不良反应。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