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赵刚 三甲
赵刚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胆石病中心

电子胆道镜对胆管残余结石诊断的优缺点04

205人已读

电子胆道镜是一种兼顾诊断和治疗的微创外科技术。在适合胆道口径的内窥镜前搭配光学组件,高质量成像,使医生直视下探查及操作,大幅度提升了对胆道疾病的诊出率。电子胆道镜能够在镜下直接探查胆管全貌,明确胆管残余结石(尤其是细小结石)、胆管管壁炎症及絮状物、寄生虫及虫卵、胆管内息肉或肿瘤、胆管狭窄、胆管内出血等情况,在胆管残余结石的诊断中有着其他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些胆管残余结石(尤其是细小结石)、胆管管壁炎症及絮状物、寄生虫及虫卵,行超声、CT 和 T 管造影检查难以诊出,这些因素终究会发展成胆管残余结石,影响治疗效果。

对于取石钳等常规医疗器械无法触及的特殊位置胆管残余结石、巨大结石、胆管狭窄,电子胆道镜可以直视下通过机械碎石、液电碎石、网篮取石、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方式同步治疗;此外还能直观地观察胆总管末端 Oddi 括约肌的功能状况和十二指肠返流情况,这是其相比于其他辅助检查独有的优势。对于术中结石未取净的胆道术后患者,使用术后胆道镜配合碎石仪器,结合其他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可以降低残石率,有效延长复发的时间。

电子胆道镜仍可能存在假阴性结果,常见的因素包括:三四级肝内胆管残余结石,开口狭窄但高位局部囊性扩张的胆管内残余结石,留置 T 管管径较小,T管放置位置偏向胆总管末端,T 管窦道与胆管形成锐角使胆道镜无法转换角度探查,T 管留置腹腔段过长,胆囊管残端留置过长残余结石等等,还有窦道狭窄、胆总管长期炎症形成瘢痕导致狭窄或肝总管开口狭窄使电子胆道镜无法进入胆道系统,直接导致电子胆道镜诊疗失败。

电子胆道镜检查作为微创外科手术的一种,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包括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胆汁瘘、胆道出血等。电子胆道镜检查时间应选择在开放手术后 6 周以上,腹腔镜手术后 12 周以上。老人病人、糖尿病病人、营养状态差的病人建议适当延长 T 管留置时间,以免出现胆汁瘘,造成严重并发症。

综上所述,超声、CT、T 管造影及电子胆道镜检查四者对胆道术后胆管内结石残留的诊断各有优缺点,在胆道术后胆管内结石残留的诊断过程中发挥各自优势。统计学结果表明,超声、CT、T 管造影及电子胆道镜对胆道术后胆管内结石残留的诊断效力相互对比呈现统计学差异。结合其诊断准确率、ROC曲线和临床实际可认为,电子胆道镜诊断效力优于超声,超声诊断效力优于 T 管造影,T 管造影诊断效力优于 CT。胆管内结石残留的位置可能是

影响超声、T 管造影及电子胆道镜对胆道术后胆管内结石残留诊断效力的一个因素。


本文选自 贾峰等超声、CT、T 管造影及电子胆道镜在胆道术后病人中应用的初步探讨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赵刚
赵刚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胆石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