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红昕
主任医师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心外科
室间隔缺损可降解封堵器植入中期临床试验结果满意
1008人已读
室缺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占全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20%。
室缺的治疗主要有两种:体外循环下的修复术和经导管介入封堵术。前者需要心脏停跳和切开心脏,手术创伤大,恢复时间长。后者微创、恢复快,但需要植入镍钛合金材料的封堵器,超声和X光检查都会永远“看”到,“心里”阴影永存心间(图1)。还存在金属封堵器对周围组织持续挤压、磨损、血栓形成和金属离子释放等远期可能的并发症。

图1
我国自膨式可降解室缺封堵器临床研究已超过1年,随着试验的进行,植入技术的改进,自膨式可降解室缺封堵器在塑形性、回弹力和支撑力上,有了很大提升。在超声引导或DSA引导下均可完成封堵器的植入,特别是在经食管超声引导下,影像清楚,与金属封堵器的植入方法完全相同。从本试验团队已完成的病例看,可降解室缺封堵器植入效果良好,术后12月降解几乎消失(图2),封堵器X线下不显影(图3)。

图2 室缺可降解封堵器术后12月时吸收近消失

图3 可降解室缺封堵器X线胸片下不显影
本文是李红昕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