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MRI报告解读

近年来,乳腺癌已跃升为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发病年龄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成为女性健康的最大威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治乳腺疾病的原则。乳腺的常规体检就显得很重要了,影像学检查以X线钼靶及超声为主,MRI已逐步发展成乳腺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MRI检查的优势主要有:无射线,多参数扫描,多角度成像,多序列图像及软组织分辨力高等,还可以行动态增强扫描及磁共振波谱(MRS)分析等。
面对一份MRI检查报告,我们该如何解读呢?
MRI检查报告,通常包括:信息部分,影像表现,诊断意见。
信息部分
信息部分主要有:身份信息,扫描信息,扫描方式及检查时间等。
影像表现
影像表现是MRI报告的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1、乳腺纤维腺体(FGT)类型:根据乳腺纤维腺体和脂肪的比例分为:脂肪型,混合型,致密型。国人女性乳腺以混合型居多。
2、乳腺实质背景强化(BPE):依据实质背景强化程度分为轻微、轻度、中度和明显强化4个等级。
3阳性发现:点状病变、肿块、非肿块。
点状病变:指<5mm的孤立强化灶。
肿块:包含位置,形态,边缘,强化方式,有无分隔等信息。不规则的形态,强化不均以及不规则的环形强化是偏恶性的征象。
非肿块:界于点状病灶与肿块之间,关注其分布形式,形状及内部强化特征等。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根据增强后病灶强化程度动态变化绘制。可分为3种类型:流入型,平台型,流出型。流入型多为良性病变,平台型二者皆有可能,流出型恶性可能性大。
弥散加权(DWI):弥散加权序列反应病灶水分子扩散量的大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越低,说明弥散受限,恶性病变居多。
4、伴随征象:乳头凹陷,皮肤增厚,腋窝淋巴结肿大,胸壁受侵等。
5、假体:若有假体植入,注意假体位置,形状,材料及腔型,假体边缘情况及有无破裂,内部信号是否均匀等。
6、旧片对比:若有旧片,了解与前片比较有无变化。
诊断意见
诊断意见是乳腺MRI报告的核心部分。基于美国放射学会(ACR)编制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 I-RADS)。
乳腺病变的BI-RADS分级标准如下:
0类:检查失败,图像质量和信息不符合诊断要求。
1类:阴性。建议常规体检。
2类:良性病变。建议定期随访。
3类:良性可能性大。建议短期随访。
4类:可疑恶性。(恶性可能性2%~95%),建议穿刺活检。
5类:高度可疑恶性。(恶性可能性>95%),建议手术治疗。
6类:已行活检证实为恶性。用于治疗前评估。
关爱女性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
关注“影像医生王秀白”微信公众号号,专注健康科普宣传。
本文是王秀白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