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脏机械瓣患者停华法林5天,到底有多大风险?
对于严重的心脏瓣膜病变患者,瓣膜置换是常采用的手术方式。
对于年轻患者,尤其是50岁以下,大部分选择的是机械瓣,这也意味着需要终身服用华法林,来预防血栓形成。
当这些患者需要接受其他操作或手术时,比如拔牙,胃肠镜检查等,常被要求短期停用华法林,多数是5天。
这种情况下,有的患者会到心脏科门诊咨询,而有的患者则不会咨询,直接按照其他科医生要求停药。
如果直接停药5天,到底有没有风险呢?

下面我介绍一个今年的真实案例。
黄女士(化名),72岁,20年前因“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做了二尖瓣、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术后一直华法林抗凝治疗。
2020年3月患者门诊复查,日常活动能力正常,二尖瓣平均压差7mmHg,主动脉瓣峰值压差57mmHg,继续随访。
2022年3月,患者因需要拔牙,被要求停华法林5天,拔牙后恢复华法林。但2天后,突然出现胸闷气短,不能平卧,少尿,来急诊查心超提示,二尖瓣平均压差8mmHg,主动脉瓣峰值压差61mmHg,平均32mmHg,中度主动脉瓣反流,中度三尖瓣反流。
考虑急性血栓形成,导致机械瓣卡瓣,安排急诊手术。术中经食道心超即发现二尖瓣、主动脉瓣上有血栓形成。打开心脏后,证实机械瓣上血栓形成,影响瓣膜的正常运动,不得不重新换瓣处理。虽然手术成功,但是患者所承担的手术风险和经济花费,是很大的。

在现实世界中,确实有些机械瓣患者,没有咨询心脏科医生,短期停了华法林,没有发生危险,但并不代表这种做法是安全的。
我的体会是,这类患者尤其需要注意:
1. 换瓣时间比较长,比如黄女士,换瓣已经20年了;
2. 机械瓣已经出现功能障碍的表现,比如黄女士,2020年的心超就提示机械瓣的压差升高,说明瓣膜运动已经不灵活,在这个基础上,再有血栓形成,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了。
总结:心脏机械瓣患者,遇到小手术,需要停华法林时,需到心脏科和其他科室的联合会诊,来决定华法林的抗凝方案。
本文是张步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