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勇 三甲
陈勇 主任医师
重医大附一院 肝胆外科

胰腺囊性肿瘤的认识和处理

2862人已读

胰腺囊性肿瘤(pancreatic cystic neoplasms,PCN)

是指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和(或)间质组织的囊性肿瘤性病变。

而胰腺假性囊肿指慢性或急性胰腺炎,导致胰管的阻塞或者局部坏死,

组织液化坏死之后积存大量液体,形成局部囊性病变。其本质是炎症引起,并非肿瘤性病变。


PCN相对少见,包括良性、低度恶性及恶性,常见类型4种: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约51%~57%

浆液性囊性肿瘤(SCN):13%~31%

黏液性囊性肿瘤(MCN):8%~18%

实性假乳头状瘤(SPN): 4%~5%

不同类型的PCN均有恶性潜能,但癌变率差异较大。

1000.jpg

(1)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最常见

为胰腺导管上皮来源的产黏液囊性肿瘤。

囊性病灶源于胰管,病灶沿胰管分布并与正常胰管相通是IPMN最重要的影像学特点。

分为主胰管型、混合型、分支胰管型。

(点击查看我的科普文章:浅谈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2)浆液性囊性肿瘤(SCN):多见于老年女性,恶变率低于1%

起源于胰腺中心腺泡细胞的非黏液性囊性肿瘤,多位于胰体尾部。

yxppt_2016-11-24_13-57-32.jpg


不规则的多房蜂窝样结构,中央可伴有钙化,囊壁上无结节,囊肿不与胰腺导管交通

可分为4种类型:小囊型、寡囊型、混合型和实性型。

1.小囊型最为常见,通常由多个(≥6个)囊壁菲薄的小囊(<2cm)组成。

内含浆液,囊泡叠加排列,形似蜂巢样结构,内部有呈辐射状的分隔。

30%的患者可见中央钙化,又名“日出征”,为特征性表现。

2. 寡囊型SCN约占全部SCN的10%,

通常由少数(<6个)较大囊肿(直径≥2cm)组成,亦可为单个囊肿

位于胰头者多见,可压迫胆管,与MCN难以鉴别。

3.混合型及实性型罕见,有误诊为胰腺癌的报道。

研究显示其术前确诊率仅为13.7%(83/606),55.8%(338/606)的患者术前影像学仅作出胰腺囊腺瘤或囊性占位的模糊诊断。

yxppt_2016-11-24_13-57-33-1.jpg


(3)粘液性囊性肿瘤(MCN):多见于中年女性,癌变率10%~17%

为一类非导管细胞来源的粘液性囊性肿瘤,病灶多位于胰体尾部。

典型的MCN为大囊结构,囊壁较厚,内有实性乳头状结节,内含粘液,囊液中癌胚抗原及CA19-9均明显升高。

影像学表现为单囊或多囊,不同于SCN囊泡呈叠加排列,而为囊中含囊,中央无钙化,但肿瘤边缘多有强化或钙化。

我国的多中心研究结果表明,仅有15.6%的MCN患者获得准确的术前诊断,而62.5%的患者仅作出囊腺瘤或囊性肿瘤等模糊诊断。

(4)实性假乳头状瘤(SPN):多见于年轻女性,低度恶性肿瘤。

为血供丰富的实性肿瘤,

肿瘤内部出血导致其内部的实性成分形成假乳头样改变,似囊状结构。

典型表现为中央囊性部分被厚而不规则的囊壁包裹。

一经诊断,均应积极手术治疗。

20140805142904974.jpg


全国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数据显示:

SPN术前正确诊断率为48.8%(314/644),

15.5%(100/644)的病例仅作出“囊实性占位”的模糊诊断,

误诊率为24.8%。


二、手术治疗策略

(1)IPMN的手术治疗策略:

简单来说主胰管型及混合型IPMN,直径≥2cm的年轻分支胰管型建议积极手术切除,

手术方式主要取决于分型及病灶位置。

主胰管型及混合型IPMN根据病灶部分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甚至全胰腺切除术。

(点击查看我的科普文章:浅谈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2)SCN的手术治疗策略:

由于SCN恶变率不足1%,对术前明确诊断者均可随访观察。

我国《胰腺囊性疾病诊治指南(2015)》建议将肿瘤直径>6cm作为SCN的手术指征。

(3)MCN的手术治策略:

为癌前病变,可发展为黏液性囊腺癌,诊断明确的MCN均建议手术治疗。

2018年欧洲循证医学指南推荐对肿瘤直径<4cm、无壁结节等危险因素的MCN,可密切随访观察。

除了直径>4cm、有壁结节等特征外,肿瘤周围“蛋壳样”钙化、随访期间肿瘤直径进行性增大、合并CA19-9升高等,也是提示可能发生恶变的危险因素,此时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4)SPN的手术治疗策略:

由于SPN为低度恶性肿瘤,且包膜完整,绝大多数患者手术切除后可获治愈,5年生存率达94%~97%。

对所有术前考虑为SPN的患者,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最佳的治疗手段

(5)术前无法明确类型的PCN手术治疗策略:

术前作出精确到PCN亚型的正确诊断率仅为33%,

约41.1%的患者术前仅作出囊腺瘤、囊/实性占位、胰腺囊肿等模糊诊断。4种亚型中,SPN和主胰管型/混合型IPMN术前最容易通过影像学检查得以确诊,而SCN、MCN和分支胰管型IPMN的术前影像学确诊最为困难。

研究显示短期内生长速度较快(≥2mm/年)的PCN性质可能发生变化,应行手术治疗。

囊肿壁强化结节常提示肿瘤具有恶性倾向,尤其直径超过3cm的PCN合并强化壁结节表现时,应及时手术治疗。


总之,尽管目前PCN的临床检出率不断增加,

但术前准确诊断率仍有待提高,治疗策略也存在较多争议。


参考《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22,11(5):438-442


陈勇
陈勇 主任医师
重医大附一院 肝胆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