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前须知
发表者:杨晓霞 人已读
一、基本概况龙岩市第二医院前身为1898年在厦门鼓浪屿创办的救世医院,后改名为厦门鼓浪屿医院。1970年3月迁往龙岩,改称福建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医院,1974年易名为福建生产建设兵团龙岩煤矿医院,1975年更名为龙岩地区煤矿医院,1977年由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接管,改名为龙岩地区第二医院。1997年5月1日,龙岩撤地建市,医院随之更名为龙岩市第二医院。几经更迭迄今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承担着闽西及粤北赣南等周边地区人民的医疗健康保障任务。龙岩市传染病院、龙岩市肿瘤医院、龙岩市康山医院、龙岩市互联网医院、龙岩公安监管病区挂靠我院。医院核定开放床位1580张,现有新老两个院区同时运行,新院区占地面积17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设有肿瘤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胸心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头颈乳腺外科、神经外科、妇科、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呼吸科、消化内科、心内科、肾内科、神经内科、风湿血液科、内分泌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口腔科、皮肤科、医疗美容科、全科医学科、老年医学科、康复医学科、急诊医学科、麻醉科、疼痛科、重症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分子生物实验室、病理科、医学影像科、超声科、核医学科、介入科、肿瘤放疗科、感染科、发热门诊、预防保健科、临床心理科、健康体检科等临床或医技专业科室共62个科室。老院区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设置结核、肝病等感染性疾病科以及肿瘤放疗科和普通门诊。此外老院区还设为有500张床位的龙岩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二、人才队伍医院核定人员编制数1013人,现有在职职工1732人(编内人员853人,编外人员879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496人(医师类488人,护理类830人,其他卫技人员178人)。高级专业人才335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112人,硕士生导师2人。柔性引进了天津眼科医院专家团队、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佛山医院高层次病理诊断和病理技术专家团队。1970年从厦门鼓浪屿迁往龙岩初期,一批德艺双馨的名医至今风传杏林,流芳闽粤赣边区。他们中有发现闽西第一例华特睾血吸虫病人的留日博士廖永廉副院长,有福建省第一例断臂再植的骨科尤元章主任,还有福建知名的肺科专家钟庆山、普外科专家郭再生主任、放射科专家黄存仁主任、妇产科专家陈品兰主任、郭淑清专家主任、心内科专家龚书憾主任、闽西首家创建骨科的张碧煌主任医师、闽西首家创建肿瘤科的杨德铭主任医师等。进入新时代,二院人继往开来,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表彰。三、学科建设目前,我院已培养形成一流水平的优势专科。拥有3个省级重点专科:肿瘤科、普外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头颈乳腺外科)、中医肝病科;12个市级重点专科(骨科、肿瘤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妇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感染科、医学影像学、重症医学科、眼科)。一批新技术、新项目勇立潮头引领发展。妇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胸外科等微创外科技术在全市开展最早、手术最多,技术领先;泌尿外科多项技术在全省率先开展,开展的五通道无管化经皮肾碎石取石术为全国第一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神经内科在国内TCD行业首创LP标识法,成为全国行业标准。创建立了中国海军医科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院士工作站、泌尿外科孙颖浩院士专家工作站。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诊疗需求为导向,与市一院学科错位发展,大力实施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工程,建强六大中心(肿瘤防治中心、传染病防治中心、肝病防治中心、结石防治中心、眼科防治中心、健康管理中心),打造有特色高水平群众满意的区域龙头医院。4、科研教学我院系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莆田学院、赣南医学院、福建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漳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泉州医高专、闽西职业技术学校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2020年11月获批第三批国家基地。2022年共接收进修医生66名,接收见习、实习生368人,其中护理见实习生150人,临床医技见实习生218人。2022年获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3项,省级项目2项,市级项目19项。医院秉承“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的战略理念,近五年,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共48项,发表省级以上论文800余篇,发表SCI论文9篇,科技能力和成果得到显著提升。5、设施设备医院拥有一流的诊疗设备。有Sinemens高端双源螺旋CT、Sinemens3.0T核磁共振、直线加速器、DiscoveryCT590RT电子计算机放疗模拟定位系统、BSD2000深部肿瘤热疗系统、ECT、Innova3100-IQ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3D腹腔镜摄像系统、CiosAlpha-C臂机、BIPLAR500e-G臂机、双波长激光治疗系统、氩氦冷冻消融设备、超声内镜、全省第一台法国光太多点眼底激光,全省第二台德国海德堡激光眼底成像仪等先进医疗设备。配备了全国先进的全自动流水线检验系统;全省第一套智能化轨道物流;全省先进的腔镜一体化手术室;移动方舱检测实验室;移动CT车等共计5.74亿元医疗设备。(20221102)
本文是杨晓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