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症康复
重症康复——HDU保驾护航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在大家的眼里可能已经不再神秘。当一个情况危急的病人被送入ICU病房后会得到重症医学科医师的专业救治和24小时心电监护,但是这样一个病人要经过怎样的过程才能转入普通病房呢?这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提ICU后的必经之路—高依赖病房(High Dependency unit,HDU)。
HDU—ICU后的必经之路
HDU病房是重症患者在ICU病房和普通病房之间的过渡阶段。HDU病房与ICU病房的主要区别主要存在于三方面:
(1)收治对象的不同:当情况危急的病人在ICU病房得到充分救治后,各项生命体征平稳但暂不满足进入普通病房的条件时,可以即刻转入HDU病房接受下一步的多学科康复治疗。
(2)病房环境的不同:HDU病房外观上与ICU病房无异,每个病房均配备了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气垫床、营养泵等,除此之外HDU病房留有足够空间接入国内外先进的康复治疗设备。
(3)专业团队的不同:除了专业的重症医学医师和重症护理护士外,还有各个分类的康复治疗师给病人进行早期的多学科康复治疗。

我院重症医护团队介绍
1
HDU医师团队
我院HDU医师队伍是一支朝气蓬勃,活力四射,操作技术精湛,专业知识丰富,责任心、凝聚力超强的高素质团队。现拥有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3人,其中包括有着多年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临床工作经验的医师,以及多年康复医学科工作经验的医师,将“重症”与“康复”两大临床专业领域有机结合,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有效控制原发病及并发症,保证医疗安全前提下,尽早制定综合、全面的康复治疗方案,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



2
HDU护理团队
HDU的护士可以说是康复护理团队的“特种部队”,HDU的护士不仅有从事重症患者的护理经验,还要具备康复专科护士的专业经验。除了为患者做好气切护理、吸痰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等重症和基础护理以外,还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护理:良肢位摆放、轴线翻身、床上运动及转移、膀胱功能训练、肠道护理等。HDU护士和医生、康复治疗师组成TEAM团队,为重症患者的康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HDU内的多学科康复治疗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早期康复治疗对危重症患者的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多数危重症患者存在意识障碍、气管插管、肺部感染、肌肉萎缩、认知障碍、吞咽障碍、上下肢粗大运动功能障碍和手部精细功能障碍等问题,为此我院HDU联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和言语治疗师开展全方位、多学科、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技术服务。
1
物理治疗师
物理治疗师主要负责的是危重症患者的呼吸管理、肌骨管理、体位管理和粗大运动能力管理等。物理治疗师将运用气道廓清技术、呼吸训练、咳嗽训练、被动活动训练和体位训练等康复技术,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床边康复训练仪器等提高危重症患者各项功能。

下肢motomed训练

坐位平衡训练

UFU起立车训练

步行训练
2
作业治疗师
作业治疗师主要负责的是危重症患者的意识及认知功能管理、手部精细活动能力管理、日常生活能力管理等。作业治疗师将运用多感官刺激促醒技术、认知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运动再学习技术以及各种锻炼手部精细功能仪器等对危重症患者进行康复。

多感觉刺激训练
增加视、触、听、嗅等感觉输入,改善患者意识水平

认知功能训练
可以改善患者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等多个认知域功能

上肢运动功能训练
可以改善上肢力量及耐力,增加上肢运动控制能力

模拟进食训练
可以提高手部精细功能,为患者独立进食活动做准备

支具及辅助器具的适配
支具可以维持良好姿势,辅具可以给予环境支持
3
言语治疗师
言语治疗师主要负责危重症患者的吞咽、言语、构音和认知训练。通过柠檬冰刺激、舌头活动度训练、说话瓣膜、直接摄食训练等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尽早拔除鼻饲管。通过呼吸训练、发声训练、构音训练、AAC等改善患者的言语和认知功能。与PT、OT、医生和护士合作,帮助患者早日拔除气管套管。

舌肌肌力训练

深咽神经刺激训练

直接摄食训练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养志康复医院HDU病房自建院初期以来一直是全院重点发展方向。现有病床17张,医疗团队包括医护20余人,康复治疗师10余人。自2014年开科到现在,团队致力于最小化患者的ICU住院时间,最大化改善患者的各项身体功能,成功帮助多名危重症患者向普通病房过渡,有着非常成熟的重症康复体系。未来我院重症康复团队将不断探索重症早期康复方案,持续促进我国重症康复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发展。
本文是卫玉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