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恶扫黑,航母启航——热烈祝贺中国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成立
2022年11月18日,中国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杭州隆重召开。来自全国的黑色素瘤相关知名专家学者们汇聚一堂,共同见证学会成立,并讨论黑色素瘤的临床综合诊治及合作相关事宜,为黑色素瘤患者造福,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力量!
黑色素瘤在国内是少见病,但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发病人数超过了发病率最高的澳大利亚,黑色素瘤恶性度极高,严重威胁着国人的健康。黑色素瘤多原发于皮肤,但在我国人群,原发于肢端的病例较多,还可见于口腔、鼻腔、消化道、生殖道黏膜、眼脉络膜,因此在临床上需要多学科联合治疗。

我国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专科不多,分布在不同的学科,但学术水平已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但受限于地域分布,学科发展不均衡,学科知识普及率低,使得我国晚期病人比较多,花费大,疗效差,生存率低,亟需多学科联合,提高专业水平,普及黑色素瘤常识,降低死亡率。
在中国抗癌协会的领导下,由我国资深黑色素瘤专家高天文教授牵头,联合各省市、各大医疗中心的皮肤科、骨软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头颈科、胸腹肿瘤科,妇瘤科、颌面五官科及病理影像等专业的同道,经过近一年的筹备,组建成立了中国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委会。

经选举,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天文教授当选为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杨吉龙教授当选为候任主任委员及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勇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粟娟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姚煜教授、甘肃省人民医院宋建民教授当选为副主任委员;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朱冠男副教授担任首届秘书长;常委由康晓静、李航、李涛、李扬、刘业强、商冠宁、史季桐、陶娟、吴荻、吴剑秋、姚伟涛、章必成、江仁兵、蔡涛、陈丽红、李祥春、任国欣、宋丹、王玉名、项晓军、许方方、张石川、李先安、陈飞、刘彤云、林晶担任。65位全国各地相关领域专家成为专委会首届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高天文教授代表第一届领导集体讲话。他向中国抗癌协会各级领导对专委会成立的支持与指导表示了衷心感谢,并对本专委会的人员组成进行了说明,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实现专委会的工作目标。

成立大会后,随即举行了专委会学术会议,众多专家围绕黑色素瘤临床研究及进展等相关内容展开了广泛研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天文教授带来了《战胜黑素瘤》专题报告,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杨吉龙教授分享了《肢端黑色素瘤的单细胞景观探索及其临床意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勇教授进行了《我国皮肤及肢端黑色素瘤的治疗:机遇和挑战》专题报告。

学术会议在热烈的学术讨论中圆满落幕。据悉,目前该专委会是我国黑色素瘤诊治研究领域涉及学科最广,委员地域分布最全面,学术水平最强的多学科组织,堪称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航空母舰”。

相信在中国抗癌协会的领导下,通过黑色素瘤专委会的不懈努力,我国恶性黑色素瘤的知识普及率、专业科室及专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晚期病人会越来越少,治愈病人会越来越多。专委会将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祝贺中国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并预祝2023年5月在西安举办的首届全国黑色素瘤学术大会顺利召开!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