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超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脊柱外科
用枢椎局部取骨,一侧寰枢侧块间隙植骨,完成寰枢关节融合术,一种新的微小创伤手术
1604人已读
寰枢侧块钉板固定是一种很牢固的固定方式,且可将脱位很严重的病例完全复位,但若想获得永久的寰枢椎稳定,还须在寰枢椎间做植骨融合。经典的植骨方式是从一侧髂骨(髂骨后部)开个骨窗,掏取松质骨,剪成颗粒状,置于寰枢后弓间,达到寰枢后弓的骨性融合。最新的改进术式是,不再做髂骨取骨,而是在枢椎棘突、椎板上缘,咬下少量骨质,塞入一侧寰枢侧块间隙,使侧块间隙融合。这样做的好处是,没有了臀部的取骨切口;仅须用很少的植骨量,即可完成寰枢间的融合。这种新的植骨方式使寰枢关节融合术更加微创化了。

这是一位12岁男孩,术前影像见寰枢关节脱位比较严重。

中矢面CT见齿突不连,这是寰枢关节脱位的原因。

麻醉后装上颅骨牵引弓,摆成俯卧位位,用1/5体重做颅骨牵引。术前不必在病房做牵引。

牵引下透视,见寰椎的前脱位明显复位了。

做后路手术,在枢椎椎弓根及寰椎侧块分别安置螺钉,用两孔固定板做进一步复位、固定。在固定完成前,由枢椎棘突及椎板上缘,咬下少量骨质,用专用工具将一侧寰枢侧块关节面粗糙化,将取得的骨质塞入间隙。

术后5个月复查,寰枢关节对位正常,内固定钉板完好。由于内固定很牢固,术后不须用外固定,颈椎的活动度接近正常。

复查的矢状面CT见侧块间隙植骨融合了。

复查的冠状面CT见左侧寰枢侧块间隙植骨融合了。
本文是王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