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徐晓武 三甲
徐晓武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胰腺外科

胰腺剜除术后胰瘘率更高?放心,多数是安全可控的!

1443人已读

随着影像学检查的普及与民众健康体检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胰腺良性、低度恶性肿瘤得以在早期被发现,并得到及时处理。然而,传统的标准胰腺切除手术在完整切除这类胰腺肿瘤的同时,周围正常胰腺(以及部分周围脏器)却往往受“牵连”而连带一并切除,由于切除了部分胰腺以及周围组织,消化功能损失较多,发生腹泻、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风险增加,甚至导致糖尿病,患者生活深受困扰。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胰腺肿瘤剜除术逐渐成熟。“剜除术”在我们之前的科普推文中已有所介绍,顾名思义,指 沿着肿瘤边缘切除肿瘤,其特点是精准、微创、损伤小。目前,剜除术已经应用于胰岛素瘤、较小的神经内分泌肿瘤、黏液性囊腺瘤和浆液性囊腺瘤、分支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等肿瘤,一般来说,需要肿瘤边界清晰,且最好与主胰管间距离大于3mm,才能剜除肿瘤同时保障主胰管的完整性,但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提升,这个安全距离也在不断突破更新。

图片1.png

相较于传统胰腺手术方式,局部剜除术切除范围更小,胰腺组织损失也最小,也无需进行消化道重建,同时能够最大程度上保留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与临近脏器结构与功能,更加符合“微创”和“精准”的理念,从而大大保障了患者术后的长期生活质量问题。

然而,手术切除范围小却远远不等同于手术难度系数低。传统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胰体尾切除术,胰腺断端会做胰肠吻合,或闭合器封闭后缝合加固残端,相反,多数胰腺肿瘤剜除术后的手术创面是裸露的,因此,胰瘘的发生率更高,对患者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术后腹腔引流管的拔管时间延长,甚至带管出院或者拔管后出现积液需要再次穿刺。但剜除术后的胰瘘,从程度上来看则较轻,多为生化瘘与B级胰瘘(2016年版ISGPS标准),相比传统切除术可能发生的胰酶激活导致的级别高、更严重的胰瘘,甚至进而导致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剜除术在实际临床操作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尽管,剜除术一方面增加了医生围手术期管理的难度,也短期给患者带来不少烦扰,但长期来看,患者还是获益的。

WechatIMG31.jpeg

另外局部剜除术虽有种种优势,但也并非适合所有患者,在手术方案拟定时仍需考虑肿瘤性质、大小、生长部位、关键结构毗邻关系等因素,在医生与患者密切沟通后,综合考虑风险与获益,选取最适合的手术方式,才能达到最优的治疗效果。

PS: 更多胰腺肿瘤相关问题可在好大夫网上诊室与我沟通!

好大夫二维码.jpg


徐晓武
徐晓武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胰腺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