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夏军权 人已读
最近国家适时调整了疫情防控方案,核酸检测也由原来应检尽检,调整为非必要不检测。确实这样有可能导致一些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造成流行。于是,这时候大家就多少有点慌了,万一感染了怎么办?囤药!成了很多人急需做的事。
医院人满为患,不少医护人员也忙着开感冒发烧药。网上也很应时的出现了各种版本的囤药指南。
国外疫情放开初期确实病人会有一个明显增加的过程,随后慢慢下降。那这个特殊时期我们该怎么办?囤药有必要吗?
前期国内防控还很严格的时候,我们二个国外的同学,都是开诊所的,一个在新加坡,一个在瑞士。他们分享的经验是中药确实很有效果。新加坡的同学讲有一个办法就是艾条熏,可以预防。另外一个同学说含一些中药治疗咽炎的含片预防效果也很好。可见得其实新冠也没有那么可怕。
这个时候,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严格的个人防护,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带好口罩,注意洗手。适当锻炼,保证睡眠;注意营养均衡,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房间定时通风;适时添衣,避免受凉。
那要不要囤药呢?首先我觉得不要说“囤药”,“囤”就是囤积的意思,给人感觉多多益善。其实完全没必要去囤积。因为疫情这么多年,政府、药厂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不会缺药的。既然不会缺,那就没必要囤。所以,我觉得用“备药”更合适。适当备点药还是应该的。
“囤药”难免乱“囤”一气,什么药都买,不相干的也买了,甚至一些根本不对的也买了。比如前面一个网上发的药,里面还有黄连上清丸,那就完全风马牛不相及,如果感染了新冠,用了甚至有副作用。
备药就不同了,有目的的适当准备点药就行。对于老年人、慢性病人群,首先要备的是平时每日要吃的药,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的药,防止有特殊情况不能去医院取药。再就是,目前新冠感染主要表现咽喉疼痛、发烧、咳嗽,所以我们需要备一些退热、缓解症状的药,比如泰诺、百服宁、新康泰克等等。再就是具有抗病毒、退烧作用的中成药,比如莲花清瘟颗粒、蓝芩口服液、清开灵颗粒、银黄颗粒等等,至于抗生素通常意义不大,如果要备一些也行,比如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等。当然上面说的药分别选一二种就可以了。
预防方面,比如可以吃点玉屏风颗粒(口服液),可以尝试在房间用点艾条熏(国外同学的经验),出门可以含服银黄含片(国外同学经验)。另外,经常出门的人,可以用一些中药带茶饮,比如金银花6、板蓝根10、紫苏叶6、麦冬6、生甘草3,泡茶。也会有一定预防作用。而一些体质差的人,可以用生黄芪30、玉竹15、葛根20、山药20、防风10、炒白术10、炙甘草6,煎服。
另外,中药香囊认为也有预防效果,不少医院、中医馆都有售,有孩子的家庭不妨购买一点,给孩子佩戴。
总之,核酸“非必要”是三年防疫以来的一个飞跃,为我们每个人重新打开了广阔的空间,这时候我们完全没必要慌,病毒的毒力已经大大下降,真的到了可防可控的时候了。每个人做好个人防护,适当备点药足矣!
本文是夏军权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