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戴大伟 三甲
戴大伟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 神经外科

脊柱脊髓外科典型病例1:颈段脊髓髓内室管膜瘤全切除(术者戴大伟)

336人已读

脊髓髓内室管膜瘤往往生长缓慢,通常在术中可表现为质地柔软、边界清楚、中等血供的灰红色的团块。室管膜瘤通常发生于中青年患者(36-60岁),男性多发(男比女:2:1),儿童罕见,其中8%的髓内室管膜瘤患者可并发II型神经纤维瘤病。

髓内室管膜瘤主要发生在颈椎和胸椎,腰椎马尾部位较少见,是髓内最常见合并脊髓空洞的肿瘤。

由于通常生长于脊髓中央,室管膜瘤往往较早出现髓性症状,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行走不稳、肌力减弱以及相应区域疼痛,尽管可影响下肢运动,但多数患者可站立行走。

肿瘤全切可使患者获得痊愈。

典型病例,患者,女,40岁,江西籍,因双上肢麻木、痛温觉减退伴走路不稳半年入院,多家医院就诊后选择戴大伟教授手术治疗。

微信图片_20221214213629.jpg

术前颈椎MRI增强扫描显示颈段脊髓髓内大型室管膜瘤(黄色箭头),两端伴空洞,并有脊髓髓内播散(红色箭头)

微信图片_20221214213930.jpg

水平位可以看到肿瘤充满脊髓,占80%以上面积

微信图片_20221214214156.jpg

冠状位看肿瘤体积巨大,充满风险和挑战

微信图片_20221214225058.png

采用娴熟的显微操作技术将瘤壁自菲薄的脊髓上剥离下来。由于空洞或肿瘤反复的小出血导致脊髓与肿瘤之间形成一个明显界面。术中严格沿脊髓后正中沟切开,严格沿瘤-髓界面分离肿瘤,寻找和保护界面而非创造界面

微信图片_20221019205901.jpg

肿瘤予以全切除

微信图片_20221214223419.jpg

术后复查MRI增强显示肿瘤切除满意(矢状位),下颈段脊髓术前播散病灶,建议患者行放疗

微信图片_20221214223401.jpg

术后复查MRI增强显示肿瘤切除满意(水平位)

患者术后肌力、感觉均有明显进步,生活质量提高。门诊定期复查随访。

戴大伟
戴大伟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