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opart关节损伤是什么?如何治疗?
Chopart关节损伤是什么?如何治疗?
陶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
Chopart关节是由距舟关节和跟骰关节组成,又称为跗横关节,位于中后足交界,最早是由法国外科医生François Chopart (1743–1795)在做截肢研究时提出。足跟旋后时相对固定,旋前时存在少量活动。

Chopart关节由Talonavicular joint跟骰关节和calcaneocuboid joint距舟关节构成,即跗横关节。

上图:足部侧位X线片显示正常Chopart关节/跗横关节所在位置;下图:Chopart关节/跗横关节应用解剖图示
距舟关节由距舟背侧韧带和分岐韧带的跟舟部分稳定。跟骰关节由跟骰背侧韧带、短长足底韧带和分岐韧带的跟骰部分固定。弹簧韧带支撑两个关节,从跟骨到舟骨。

足踝部韧带名称及起止点解剖结构图示
Chopart关节跖侧的韧带强于背侧。距舟关节是足内侧纵弓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有弹性且活动性相对较大,跟骰关节位于足的外侧纵弓,相对更为稳定。该部分损伤较少见,发生损伤时,常是多个结构受伤。可分为Chopart关节损伤和单纯舟骨,骰骨骨折或脱位。

Chopart关节背侧重要韧带

Chopart关节外侧与足底部重要韧带
Chopart关节韧带解剖学。距舟韧带(TN) 和跟骰韧带(DCC)(显示为两条带)分别横跨距舟关节和跟骰关节,而分岐韧带(由两条韧带组成)同时穿过两个关节。弹簧韧带复合体(a)支撑足弓作为足底中部稳定器,而短长足底韧带(b)支撑足底稳定。IPL = 足底短纵带,MPO = 足底内侧斜韧带,SM = 弹簧韧带。
由于重叠效果,Chopart关节影像学诊断较为困难。应投照足部正侧位、斜位X线片,并与健侧X线对比。

足部正位X线片

足部侧位X线片
正常的X线片上的Chopart关节解剖。正位(a) 和侧位 (b) 足部 X 线片显示构成 Chopart 关节复合体的距骨和跟骨骰骨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a 中的虚线)。跟骨骰骨关节(箭头)有轻度偏心距,距舟关节(b中的箭头)有不那么明显的偏心距,这是正常发现。Cal = 跟骨,Cu = 骰骨,Nav = 舟骨,Tal = 距骨。
CT平扫+三维重建,核磁共振检查(MRI)对诊断常有帮助。

CT平扫矢状位图像可见跟骨与骰骨撕脱骨折(Chopart损伤)

(a) 矢状位核磁共振MRI脂肪抑制图像显示跟骨前突非移位性骨折(白色箭头)和从骰骨上撕脱的分岐韧带(黑色箭头)之跟骰韧带。

(b) 轴位核磁共振MRI脂肪抑制图像显示跟骰背侧韧带撕脱(箭头)和跟骰内侧关节挫伤 (*)。

(c) 矢状位脂肪抑制图像显示距骨背侧掌骨韧带(蓝色箭头)撕脱与足底距骨头(黄色箭头)和跟骨体挫伤(*)相关。
一位 28 岁女性内翻损伤后出现Chopart跗横关节扭伤,伴有外侧和内侧柱损伤(a, b, c)。
扭伤是韧带的拉伸或撕裂——韧韧的纤维组织带将关节中的两块骨头连接在一起。扭伤最常见的部位是脚踝。
初始治疗包括休息、冰敷、加压和抬高。轻度扭伤可以在家中成功治疗。严重的扭伤有时需要手术来修复撕裂的韧带。
Chopart关节损伤很少见,常根据导致移位的外力作用方式分为5型,即内侧移位型、纵向压缩型、外侧移位型、跖屈型和辗轧损伤型。
对关节脱位应尽早麻醉下手法复位,石膏固定8周。手法复位失败或合并有开放伤口者,应行切开复位,术中切除嵌入的软组织,并用细克氏针或螺钉固定,以防术后再脱位。如骨折粉碎,无法复位,则考虑关节融合,取小腿干骺端松质骨或髂骨植骨,保证足的纵弓和形态。若伴有晚期疼痛,也应行关节融合。
本文是陶可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