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乐健 三甲
乐健 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

【风湿讲堂】类风湿关节炎自身抗体,你都知道了?!

146人已读

(本文作者:我科黄启当医生)

提到类风湿关节炎(RA)自身抗体检查,多数风湿科医生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其实,除了RF和抗CCP抗体外,RA的自身抗体检查项目还有很多,之前我们讲了抗CCP抗体家族成员(风湿讲堂 | 温故而知新——认识抗环瓜氨酸蛋白(CCP)抗体的家族成员),今天小编将为大家介绍另外2种RA特异性自身抗体:抗异质性胞核核糖核蛋白(RA33)抗体和抗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核抗原(RANA)抗体。

1.抗异质性胞核核糖核蛋白(R33)抗体

1989年奥地利学者Hassfeld等用免疫印迹法在约36%的RA病人血清中检出一种分子量抗33000的核提取物的抗体,特异性99.6%,认为一定程度具有标记物的特性,命名为RA33抗体。在RA早期,仅表现出外周的多关节炎或关节痛,而根据1987年ACR标准尚不能诊断为RA时,抗RA33即可检测到。此外,血清阴性的RA病人中约有27%~45%可检测出抗RA33抗体。因此抗RA33的出现对早期关节炎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2.抗RA相关核抗原(RANA)抗体

抗RANA抗体的抗原是受EB病毒诱导与RA发病有关的一种酸性可溶性蛋白。抗RANA抗体在RA患者中的阳性率(62%~95%)显著高于其他风湿病及正常人,也高于其他与EB病毒感染有关的疾病(鼻咽癌),抗RANA抗体阳性的患者多有关节损害,对诊断RA和伴有口眼干燥综合征的患者有参考意义。抗RANA抗体在RF阴性的RA患者中有38.5%的阳性率。近年来发现其他结缔组织病和正常人检出率也较高,故对其特异性有待深入研究。

小结

每一项自身抗体检查都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也容易受到实验条件的影响,如果单独检测一项指标则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而联合检测则可极大提高RA的诊断率。但是,也不建议对所有的抗体都进行检测,因为这样会出现有些临床意义相似或在敏感性、特异性相近的项目重复检测,造成资源浪费和增加患者负担。所以,对于有条件的实验室,最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优化组合,建立最适合临床的RA自身抗体联合检查项目。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乐健
乐健 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