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邵明 三甲
邵明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令帕金森病患者痛苦万分的“开关现象”,是怎么一回事?

73人已读

我们知道,帕金森病是一种由多巴胺能神经元变形或坏死而引起的疾病,因此,很多患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药物补充多巴胺。这样看来,仿佛只要帕金森病患者按时吃药,就能很好地补充多巴胺的缺失,控制疾病症状。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长期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的帕金森病患者中,经常会出现一种令患者痛苦万分现象——开关现象。

开关现象是怎么一回事?

开关现象是帕金森病患者长期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后出现的药效波动现象,多数患者在服药3~5年后出现。

很多帕金森病患者描述,当“开关现象”发生时,自己就好像一盏灯一样,被电源“开关”控制着:电源打“开”的时候,即药物发挥作用的时候,灯光打开,光明降临,症状就会消失,自己能够活动自如,像正常人一样全身舒畅;电源“关”闭的时候,即药物失效的时候,灯光熄灭,黑暗笼罩,肢体就又开始僵直,行走时如同戴了脚镣般,步履蹒跚。

这样的“开”“关”现象往往会在一天内反复交替出现,变化速度非常快,且不可预测,会让患者非常痛苦,严重降低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出现开关现象应该怎么办?

出现“开关现象”后,首先要排除一下外周因素:

1. 看看是否是胃肠动力不足。如果是因为胃肠蠕动缓慢,服用的药物在胃部停留,不能够顺利到达小肠,导致药物不能吸收入血,起到改善症状的作用。如果是这种情况,就可以通过加用一些胃动力药,促进药物的吸收。

2. 要到医院检查一下,看看是否吞咽有障碍。有部分患者吞食药物时,药物会粘在食管壁或者是咽部,不能进入胃部,导致药物不能起效。如果是这种情况,就要进行吞咽的康复训练,或者每次吞食药物的时候饮用一大杯水,确保药物能够顺利到达胃部。

如果排除了以上两种情况,就能确定患者确实是因为药效减低而出现的开关现象。

当前,开关现象后有两种应对措施:调整药物或采取脑起搏器植入治疗。

1. 调整药物

长期应用一种疗法或单方单药往往容易导致“开关现象”的发生。因此,即使患者已被确诊,且已经专业医生开具处方,也应定期请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类型、严重程度、功能受损状态,按照“最小剂量、最佳效果、细水长流、不求长效”的用药原则,来调整治疗方案。主要就是调整药物用量和次数,联合使用其他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调整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些帕金森病患者因为畏惧“关”的状态,于是擅自加大用药剂量。然而,这样虽然确实在短期内解决了“开关”的问题,但是会加重药物副作用和并发症,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2. 脑起搏器植入治疗

患者在药物治疗3~5年后,药物疗效往往会大幅下降,这时就需要加大药物用量,但那又会带来药物的副作用。如果想要继续控制帕金森病症状,并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选择脑起搏器植入治疗。

国际最新帕金森病治疗指南建议,对于经药物调整难以控制的“开关现象”,应积极和尽早考虑脑起搏器植入。脑起搏器植入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药物影响的症状波动,能有效延长“开”的时间,缩短“关”的时间,减少症状波动带来的影响,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过,脑起搏器植入亦有其适应症和禁忌证,需要经过专业医生严格评估才能确定能否手术,建议患者和家属到神经外科医生处就诊咨询。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当患者因疾病进展或药物使用而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寻找专业医生的帮助,而不要私自调整药物的用量和种类。

邵明
邵明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