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顺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骨肿瘤科
外科医生的成长是否应该"见路不走"
100人已读
从医学生,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到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一名外科医生的成长需要经历很多不同的阶段。每个不同的成长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需要去努力完成。
我认为,在主治医师之前的时候,应该如饥似渴的去学习医学知识,进入医学专业的殿堂,培养爱患者的观念并努力实践。
在成为主治医师或高级职称的医师的过程中,大量的外科实践会让自己更深的领悟医学知识和外科手术技巧对疾病治疗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有效的,也可能是有限的甚至无效的。重复前人的经验和工作,磨练自己的技术和意志,达成合格的外科医生的要求。
当自己已经成为主任医师,外科手术的技术已经成熟,各种治疗方法了然于胸,和病人的沟通顺畅自然之后,是否能够静下心来,看清自己,保持学习的心态,抓住疾病的不同,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疾病的治疗,接纳不同的观点,开拓创新,突破自己故有的思维模式,才是一名优秀的外科医师应该追求的,这也是我现阶段努力的方向。正所谓:见路不走!就是要想方设法去解决难的问题,去突破习以为常的错误,跳出自己的舒适圈,踏踏实实的去解决问题。


3D打印与髓腔高度适配的人工关节生物柄,加上压配稳定技术,虽然柄的长度只有4公分,但达到了稳定牢固的固定效果,为患者髋关节的保留提供了可靠安全的保障。
本文是唐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