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磊 三甲
王磊 副主任医师
郑大一附院 血管外科

下肢静脉血栓如何发现和治疗

1516人已读

【什么是静脉血栓?】

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血液在血管内的异常凝结就会形成血栓,导致血管部分或完全阻塞。这是一种常见病,但由于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形成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它又是一种急病,需要得到尽快的治疗。


【静脉血栓是怎么来的呢?】

由于血栓形成的可能相关原因较多,且多数情况下可能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并不容易区分。但是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血液淤滞、内皮损伤、高凝状态。

血液淤滞:如长时间的制动、因病卧床、久坐、静脉曲张等。长时间手术、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他原因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等。

内皮损伤:如静脉注射刺激性药物、静脉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局部挫伤撕裂伤;骨折或手术导致的血管直接损伤等。

高凝状态:先天性高凝状态有先天的血栓抑制剂的缺乏、纤维蛋白原异常、纤维蛋白溶解异常等,而后天性高凝状态原因有创伤、休克、手术、肿瘤、长期使用雌激素、怀孕等。


【血栓形成后会有什么表现呢?】

肿胀及皮温升高

这是最明显,最突出的患肢表现。往往表现为肢体的突然肿胀,皮肤温度较健侧高。


疼痛

疼痛并不是所有患者都有的表现,它主要是由于血栓引起的炎症刺激所导致的。Homans征阳性是指用手挤压小腿处时出现的疼痛感,但由于挤压患肢有导致血栓脱落的风险因此并不建议自行挤压患肢。


浅静脉曲张

由于血栓阻塞致使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增加了浅静脉血管内压力导致了浅静脉曲张的产生或发展。


股青肿股白肿

这是非常少见但是极为危险的一种表现。由于患肢严重的肿胀挤压动脉导致动脉闭塞进一步致使肢体远端缺血。此时会出现肢体的剧烈疼痛,皮肤发亮甚至出现水泡或血泡,皮肤颜色呈现青紫色就称之为股青肿。而进一步发展导致皮肤发白时就被称为股白肿。


通过以上的了解可见,平时需重点关注的是有相关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及突发的肢体肿胀、疼痛、皮温改变等易发现的显著表现,需及时前往医院行彩超等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当我们入院后首先会完善肢体静脉超声及血液检查。如果患者合并呼吸困难会完善肺部CTA等影像检查。而下肢静脉造影检查可显示出静脉形态,出现闭塞或中断、充盈缺损等征象。除了影像检查外血液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便我们了解患者的基本身体状况。其中我们格外关注的就是血凝检查,血液中D-二聚体的浓度升高,提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该如何治疗呢】

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式药物治疗都是最基本的,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抗凝治疗:以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为代表的主要起到降低血液凝固控制血栓发展的目的。

溶栓治疗: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尿激酶、纤溶酶等主要起到溶解血栓的目的。

降纤治疗:我们最常听到的就是巴曲酶,其可以通过降低血中纤维蛋白原的水平、抑制血栓的形成,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活性药:包括七叶皂苷类、黄酮类等,主要起到抗炎,消肿改善微循环改善症状的目的。


此外我们还可以考虑更进一步手术治疗,那么有哪几种治疗方式呢?

手术取栓术:是通过手术的方式将血管内的血栓取出。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有血栓再发的风险,目前主要适用于股青肿等较为危重紧急的患者。

微创治疗(介入手术)是目前运用最多的手术方式。其拥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那么让我们着重认识一下它们。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下腔静脉滤器可以预防和减少肺栓塞(PE)的发生,对脱落的下肢血栓拥有一定的拦截作用。但长期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可导致下腔静脉阻塞和较高的深静脉血栓复发率等并发症,为减少这些远期并发症,建议首选可回收或临时滤器,待发生肺栓塞的风险过后取出滤器。

置管溶栓术:将溶栓导管置入静脉血栓内,溶栓药物可更加直接的作用于血栓,相较外周静脉药物系统溶栓优势明显,能显著提高血栓的溶解率,为临床首选的溶栓方法。

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主要是采用旋转涡轮或流体动力的原理打碎或抽吸血栓,从而达到迅速清除或减少血栓负荷、解除静脉阻塞的作用。与导管溶栓联合使用能够减少溶栓药物剂量、缩短住院时间。


【院外如何治疗呢】

院外需遵照医嘱口服药物治疗,按时复查。不要自行停药,自行停药极易导致血栓的发展,为后续康复带来困难。

王磊
王磊 副主任医师
郑大一附院 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