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聊淋巴瘤(上)
文章摘要: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器官/组织的恶性肿瘤,本文介绍了淋巴系统、淋巴瘤的分类及发病情况、淋巴瘤的病因及预防、筛查方法。
一、淋巴系统
在认识淋巴瘤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人体的淋巴系统,淋巴系统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免疫系统, 能够起到防御疾病的作用, 它遍布身体各处, 由淋巴管、 淋巴细胞、 淋巴结及淋巴组织或淋巴器官构成。淋巴细胞主要包括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和NK细胞三类。而淋巴组织是以网状结缔组织为支架, 充满大量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 淋巴器官则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 可分为中枢淋巴器官(胸腺、 骨髓) 和外周淋巴器官(淋巴结、脾、 扁桃体等) 。淋巴结肿大就一定是淋巴瘤吗?答案是否定的,多种因素都可以引起淋巴结肿大,比如各类病原微生物感染、 化学药物刺激、 外来的毒物、 异物、 机体自身的代谢产物、淋巴结转移癌、淋巴瘤等都可以引起淋巴结肿大。

人体淋巴系统(图片源自网络)
二、淋巴瘤的定义、分类及发病情况
在认识了淋巴系统后,下面我们再来认识淋巴瘤,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器官/组织的恶性肿瘤,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淋巴癌” 分类: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NHL占90%左右,HL仅占淋巴瘤的8%-10% 。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瘤又可以分成B细胞性、T细胞性及NK细胞性3个类型。根据最新的WHO分类,淋巴瘤病理类型总数可接近100种,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等。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分类(图片源自网络)
我国淋巴瘤的总体发病率为4.75/10万, 明显低于欧美各国及日本, 但近些年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2020年我国新发霍奇金淋巴瘤6829例,新发非霍奇金淋巴瘤92834例,男性NHL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全部恶性肿瘤第10位;女性NHL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未进入全部恶性肿瘤的前10位。

2020年中国男性癌症新发病例数前十的癌症类型(图片源自网络)

2020年中国女性癌症新发病例数前十的癌症类型(图片源自网络)
三、淋巴瘤的病因及预防、筛查方法
目前淋巴瘤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 可能的因素包括:免疫力功能失调、感染(病毒、细菌等 )、遗传、家族易感性、化学因素、物理因素 、慢性炎症 、生活方式等。大多数淋巴瘤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病因:
(1)免疫功能失调:1.器官移植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发生NHL的风险增加2~15倍;2.患有免疫缺陷疾病: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桥本氏甲状腺炎、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恶性淋巴瘤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
(2)感染:包括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1. EB病毒: 霍奇金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老年性EB病毒阳性的DLBCL、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瘤; 2. I型人类T细胞淋巴瘤病毒(HTLV-I):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3.HHHV8相关的大B细胞淋巴瘤;4.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即嗜人B细胞病毒,87%的非洲 Burkitt 淋巴瘤、其它B细胞淋巴瘤、ALL。5. 丙型肝炎病毒(HCV):脾边缘区淋巴瘤。6. HIV感染的AIDS:与高度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有非常密切的相关性。6. 慢性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导致胃粘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的原因之一。部分眼及眼附件淋巴瘤(OAL)的发生与感染鸟类鹦鹉热衣原体相关。
(3)化学物质:可能相关的化学物质有:有机溶剂,杀虫剂,除草剂,燃料等。苯妥英钠、麻黄素、有些抗癌药(烷化剂)。
(4)物理因素:1.辐射:日本广岛和长崎在遭遇原子弹爆炸后的数年后NHL的发病率明显增加;2.有研究报告过度暴露于紫外线下,也增加恶性淋巴瘤机会。
(5) 遗传因素: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有恶性淋巴瘤家族史的人群患恶性淋巴瘤的几率高。兄弟姐妹可先后或同时患淋巴瘤。 另外, 不同人种的淋巴瘤亚型发病率有明显区别。 白种人霍奇金淋巴瘤或部分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高于其他人种。 而东亚人种的NK/T淋巴瘤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种。
(6) 生活方式与恶性淋巴瘤: 1.有研究发现 染发时间越长、次数越多患恶性淋巴瘤的几率越大; 2.吸烟:吸烟轻度增加恶性淋巴瘤的危险性;3.慢性炎症刺激: 慢性扁桃体炎、鼻窦炎,淋巴结炎、脓胸。

淋巴瘤可能的致病因素
预防方法:
1 预防感染:预防如EB病毒、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1型(HTLV-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幽门螺旋杆菌(Hp)等与淋巴瘤相关的感染,一旦明确及早治疗, 能够降低淋巴瘤的发生风险。
2 避免接触引起淋巴瘤的环境因素:①避免放射线照射和放射线尘埃接触,或采取有效防护措施;②避免接触相关的毒性物质,如苯丙烯、苯、氯乙烯、砷、橡胶、汽油和有机溶剂涂料等化学物质;③尽量避免使用含有“偶氮染料”的染发剂。
3 定期体检:①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②积极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慢性疾病;③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复查。
4 健康生活:适当体育锻炼,健康膳食,戒烟限酒,保持乐观的健康心态,有助于机体免疫功能稳定。

(图片源自网络)
筛查方法:
1 一般人群:每2~3年1次常规体检。
2 淋巴瘤高危人群:如长期接触放射线照射或放射线尘埃接触史者、免疫功能低下、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器官移植史者,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
3 体检项目包含:①体格检查:浅表淋巴结、肝脏和脾脏触诊;②超声检查:浅表淋巴结、腹腔淋巴结和肝脾超声;③血常规和生化检查。
本文是李亚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