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皮内瘤变、原位癌、浸润性癌有什么区别?
文章摘要:上皮内瘤变、原位癌和浸润性癌是肿瘤病理报告中常见的专业名词,本文详细介绍了它们的区别及治疗方法。
上皮内瘤变、原位癌包括浸润性癌是肿瘤病理报告中经常出现的一些专业名词,那么三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上皮内瘤变是描述上皮异型增生的术语。按异型增生的程度,可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包括轻中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包括重度异型增生和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 CIS)。重度异型增生和原位癌放在一起的原因也是因为二者在临床中有时不好区分。
原位癌(CIS)是指异型增生的细胞在形态和生物学特性上与癌细胞相同,常累及上皮的全层,但没有突破基底膜向下浸润,原发灶的原位癌常用Tis表示。如果肿瘤突破基底膜向深处、向间质浸润,就成了浸润性癌,此时的原发肿瘤分期就会变成T1-T4,也就是说,只要出现T分期出现≥1的数字,都是临床上说的浸润性癌了。
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明白了没有,上皮内瘤变≠原位癌,它是一个大于原位癌的概念。从严重程度上来说: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轻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此分类中包括原位癌)轻于浸润性癌
除原位癌以外的上皮内瘤变,可以理解为一个癌前状态,有可能发展为癌。
从治疗上来讲,对于大多数上消化道空腔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十二指肠癌),低级别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是可以进行内镜下切除的。但是如果发展为浸润性癌,仅有部分的T1肿瘤,才能进行内镜下切除,其余均需要进行外科(胸外、腹外、胃肠外或基本外,各地科室名称及主治范围略有差异)干预。
以上希望对各位患者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是俞悦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