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岳嘉宁 三甲
岳嘉宁 副主任医师
上海中山医院 血管外科

透析血管必读(二):何时准备何种透析通路?

313人已读

文章摘要:建立自体内瘘或人工血管内瘘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开始透析。建议患者在预期开始血液透析之前的3-4个月接受建瘘手术,来最大程度的避免透析来临时的“措手不及”。

“自体内瘘”和“人工血管内瘘”建立之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待自体内瘘成熟或人工血管内瘘愈合后,才能开始透析。

自体血管内瘘术后等待2个月,人工血管内瘘术后等待1个月,才能用哦!!

考虑到上述等待时间、自体内瘘可能成熟障碍、手术失败等可能因素,建议患者应该至少在预期开始血液透析之前的3-4个月接受建瘘手术,来最大程度的避免透析来临时的“措手不及”。

由于各种综合的原因,不少患者虽然意识到自己不久后要进行血液透析,但还是不情愿在透析真的发生之前准备好血透通路。突然一天需要进入透析了,由于没有可用的“内瘘”,就无奈只能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的过渡,来等待“内瘘”的建立和成熟,从而不同程度的对中心静脉造成了损伤,对日后“内瘘”的长期功能的维持是不利的。


三种通路第一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如下:

如图所示,通路的并发症发生率在所难免,但“自体内瘘”是三者中最少的!当然,这个比例只是内瘘使用的第一个月的情况,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各种并发症逐渐增多,也是不争的事实。详情请听岳医生日后道来。

一个成功建立的使用良好的“内瘘”可以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因此,患者在进入慢性肾病第四期开始,就应该避免用腕部以上的血管来做静脉注射和采血,以免影响日后“内瘘”的建立。也要尽量避免心脏起搏器、中心静脉输液管的植入,避免损伤中心静脉。最后,若患者日后有接受肾移植的可能性,还要避免在大腿根部的静脉放置导管。

下面这张图要好好理解,是伴随血液透析患者一生的血管通路治疗流程:


岳嘉宁
岳嘉宁 副主任医师
上海中山医院 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