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超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脊柱外科
用后路枕枢钉板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合并严重小脑扁桃体疝的寰枢关节脱位
2251人已读
文章摘要:本文介绍了一例16岁女性患者的寰椎枕化畸形手术治疗过程及术后影像观察,包括手术过程、术后影像变化等。

16岁女性,寰椎枕化畸形,寰枢关节脱位,形成A型颅底凹陷

斜坡枢椎角112.4° 。

颈椎核磁显示,枢椎齿突顶压延颈髓交界部,有严重小脑扁桃体疝。

全麻后摆成俯卧位,用9公斤(相当于病人体重的1/5)做颅骨牵引。

透视见寰枢侧块在颅骨牵引的作用下分离了大约10mm,寰枢的纵向脱位被纠正了。

在双侧枢椎椎弓根穿刺钉道,安置椎弓根螺钉。

将枕骨板做好预弯曲度后与椎弓根钉尾的端螺杆做连接,用螺母固定。

透视观察枢椎椎弓根螺钉的位置及枕骨板的预弯曲度。

将枕骨板压向枕骨,用磨钻在枕骨上钻孔,做成钉道。

先用2枚枕骨螺钉做固定。

透视见寰枢关节复位满意。

将枕骨板的6枚螺钉都固定好。

由髂后开窗,掏取松质骨,置于枕骨与枢椎棘突间。

这是术后第3天的影像。

这是术后第4天的颈椎核磁影像,小脑扁桃体疝还未有明显变化。

术后5个月的CT显示,植骨充分融合了。

这是术后2年10个月的核磁,见小脑扁桃体疝完全复位了,小脑的形态正常了。
本文是王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