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干出血的机器人外科手术
文章摘要:江西彭浙县男性45岁脑干大量出血手术治疗成功,经过个性化的手术设计和神经外科机器人的帮助,精准的把引流管置入血肿腔内,规避了重要结构,最大化的减少了手术带来的损伤。
这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男性,45岁,江西彭浙县人,2月2日夜间饮酒后突发昏迷,在当地医院就诊,发现是脑干大量出血,当地医院“宣判了死刑”,联系了我们,为了“博取一线希望”,2月3日连夜从江西赶到长征来。
2月4日上午救护车送到长征急诊室时,患者深昏迷,双侧瞳孔不等大,生命体征极度不稳定,没有自主呼吸,呼吸机维持呼吸,血压260/170mmhg,药物控制不佳,体温41度。
我们立刻启动了应急方案,快速完善了术前评估和手术计划,经过个性化的手术设计,设计了经过侧脑室、三脑室的个性化的创新手术入路,在神经外科机器人的帮助下,精准的把引流管置入血肿腔内,规避了重要结构,最大化的减少了手术带来的损伤。把“不可能变可能”。手术顺利,血肿大部分引出。

术前ct提示脑干大量出血

放置mark钉后,进行CTA扫描,排除动脉瘤等血管性病变,进行术前设计和规划。可以看到这个病人的血肿量大,位置高,累及桥脑和中脑,最高处临近扩张的三脑室底部。

经过仔细的分析和比较,根据长轴理念,采用经额-侧脑室-三脑室的个性化的创新入路,而不是传统的经小脑和经枕部入路。最大化的减少了手术带来的创伤。

神经外科机器人的手术精度在0.5mm以下,手术微创、高效和安全。

引流管精准置入到位后,血肿顺利引出。

术后复查ct,再次验证了神经外科机器人的精准和高效!


术后ct复查,提示脑干血肿已大部分引出。

患者术后生命体征明显稳定。
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稳定,体温降至正常!
术第3天,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呼吸平稳,呼吸有力,呼吸机支持参数逐渐下调,为脱机做准备。
术后1周,呼吸机脱机。
术后2周,患者顺利出院,到康复医院继续治疗。
我们后面将继续再接再厉,期待更多的患者能从这项技术中获益!
本文是李一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