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了足底筋膜炎,我该怎么办?
文章摘要:足底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疾病,本文介绍了其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手法治疗、自我牵伸、贴扎治疗、足弓鞋垫和夜间夹板等。同时也介绍了足底筋膜的构成和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性。
足底筋膜炎是在临床中最常见的足部疾病,在运动和非运动人群中均普遍存在(15%),也是足部最常见的疾病,占所有损伤的 8%,在后足或足跟区域疼痛的患病率很高。

足底筋膜其实由外侧束、内侧束和中间束构成,中间束起自跟骨内侧结节,向足趾走行,最常见的异常部位是足底腱膜中间束在跟骨内侧结节的起点或末端附近,偶尔会主诉疼痛与症状在中间束的中部。通常表现为慢性疾病,在寻求治疗前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年,在2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中,432名患者被诊断为慢性足跟痛,平均症状持续时间从13.3个月到14.1个月。
研究表明:踝关节背屈活动受限、非运动人群的高BMI指数、跑步及工作相关的负重活动,特别是在减震效果差的情况下,作为脚跟痛/足底筋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
足底筋膜炎的影像学检查不是必须的,但用来排除可能引起足跟痛的其他原因或者进行确诊时,影像学检查非常有用。诊断超声可用于评估足底筋膜厚度:足底筋膜厚度的减少与足跟疼痛症状的减轻有关。患者在接受检查后,足底筋膜较对照组明显增厚。此外,有足底筋膜疼痛改善的患者,其筋膜厚度减小。

足底筋膜炎有了一定的认识,那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自我治疗?临床上我们常使用手法治疗,包括关节和软组织松动,改善足跟痛/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相关下肢关节活动和小腿灵活性(A级推荐)1.主/被动关节松动足背屈松动可以增加脚踝关节的灵活性,减轻足底筋膜的张力,从而进一步帮助缓解疼痛

2.自我牵伸
足底筋膜特定的腓肠肌/比目鱼肌牵伸可以提供短期(1周-4个月)疼痛缓解

3,贴扎治疗
•使用抗足旋前贴扎,可立即减轻足跟痛患者疼痛(最多3周)并改善功能。
•使用弹性治疗贴扎在腓肠肌和足底筋膜上,用于短期(1周)疼痛减轻。

4,足弓鞋垫(定制化)
•支撑足跟疼痛/足底筋膜炎患者的内侧纵弓和提供足跟缓冲,以减少短期(2周)到长期(1年)的疼痛和改善功能

5,夜间夹板
•为足跟疼痛/足底筋膜炎患者开1-3个月的夜间夹板治疗方案,不同类型的夜间夹板,不影响治疗结果

注:以上治疗推荐均来自美国物理治疗APTA 临床指南2014修订版,A级最强证据支持推荐方案。

张前程 就职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中心
美国Duquesne University康复学硕士
曾赴台湾弘光科技大学研修学习一年
曾服务于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运动员Duquesne University硕士优秀毕业生
参编参译《Neurokinetic Therapy》、《AAOS 骨科术后康复》、《颈痛障碍康复管理-基于循证的方法》《跑步损伤-预防与康复图解》擅长领域:脊柱疾病的手法及运动方案干预、肌肉骨骼损伤及术后的运动康复
本文是张前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